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3.040 D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089—2014 煤矿回采率计算方法及要求 Comput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recovery ratio of coal mine 2014-12-22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08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日佳、张瑞、任传鹏、姜英、信春华、郝素利、罗陨飞、 I GB/T31089—2014 煤矿回采率计算方法及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回采率的术语、计算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开采的煤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1983)煤生字第1275号] 矿井地质规程(试行)[(1984)煤生字第60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采率 recoveryratio SAG 实际采出煤量占动用资源储量的比例。 按开采煤炭动用资源储量的范围,回采率可分为工作面回采率、采区回采率、矿井回采率。 3.2 工作面回采率 recovery ratio of working face 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占工作面动用资源储量的比例。 3.3 采区回采率 recovery ratio of district 采区实际采出煤量占采区动用资源储量的比例。 3.4 矿井回采率 recovery ratio of mine 矿井实际采出煤量占矿井动用资源储量的比例。 3.5 动用资源储量 mined-outreserves;worked-outreserves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煤量与损失资源储量之和, 回采率的计算方法 4 4.1工作面回采率 工作面回采率按式(1)计算: 1 GB/T31089—2014 Wg R.= X100% :(1) Sg 式中: R。——工作面回采率,%; W.—工作面采出煤量,单位为吨(t); 一工作面动用资源储量,单位为吨(t)。 工作面动用资源储量(S)是指工作面采出煤量(W)与工作面损失煤量之和。工作面损失煤量包 括发生在工作面内的面积损失量、厚度损失量和落煤损失量,计算方法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规 定执行。 工作面采出煤量(W)的计算按式(2)计算: W,=SXhXd-R (2) 式中: 工作面采出煤量,单位为吨(t); s 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平均实际采高,单位为米(m); 煤的视密度,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²); d R 工作面内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单位为吨(t)。 4.2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按式(3)计算: W. R.= X100% .(3) S. 式中: 采区回采率,%; W. 采区采出煤量,单位为吨(t); S. 采区动用资源储量,单位为吨(t)。 采区采出煤量(W。)是指采区内各工作面采出煤量、采区巷道掘进出煤量的总和。 采区动用资源储量(S。)是指采区采出煤量(W。)、采区内所有工作面损失煤量、采区巷道掘进损失 量和采区内煤柱应摊销量的总和,计算方法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4.3矿井回采率 矿井回采率按式(4)计算: Wk Rk= X 100% (4) Sk 式中: Rk——矿井回采率,%; Wk—矿井采出煤量,单位为吨(t); Sk——矿井动用资源储量,单位为吨(t)。 矿井采出煤量(W)是指矿井内各采区出煤量的总和。 矿井动用资源储量(S)是指矿井采出煤量(W)、所有采区损失煤量和全矿性永久煤柱损失量的总 和,计算方法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 2 GB/T 31089—2014 5 回采率要求 5.1 工作面回采率要求 不同煤层厚度、煤层倾角、顶底板分级条件下,工作面回采率要求见表1。 表1 工作面回采率要求 赋存条件 工作面回采率 序号 % 煤层厚度 煤层倾角 顶底板分级" I. >99 1 α≤35° 2 I、IV ≥98 h≤1.5 m 1. 3: ≥98 α>35° 4 II、IV ≥97 5 1.1 ≥97 a≤35° II、IV 9 ≥96 1.5 m<h≤4 m 7 I. ≥96 a>35° 8 II,IV ≥95 9 1.1 ≥95 a35° 10 II、IV ≥94 h>4 m 11 ≥94 α>35° 12 III、IV ≥93 顶底板分级按《矿井地质规程》[(1984)煤生字第607号]中第二章第7条的规定, 549 5.2 采区回采率要求 5.2.1 不同煤层厚度、煤层倾角、顶底板分级、地质构造分级条件下,采区回采率要求见表2。 表 2 采区回采率要求 赋存条件 采区回采率 序号 煤层厚度 煤层倾角 % 顶底板分级" 地质构造分级 1 简单构造、中等构造 ≥91 I、I 2 复杂构造 ≥89 Q≤35° 3 简单构造、中等构造 ≥89 II、IV 4 复杂构造 ≥87 h≤1.5m 5 简单构造、中等构造 ≥89 I 、II 6 复杂构造 ≥87 α>35° 7 简单构造、中等构造 ≥87 II、IV 8 复杂构造 ≥85 3
GB-T 31089-2014 煤矿回采率计算方法及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8 17:30:1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11.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6561-2018 清洁节能热处理装备技术要求及评价体系.pdf
GB-T 22818-2008 钢纸原纸.pdf
GB-T 9359-2016 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pdf
T-ACEF 060—2023 塑料包装替代材料 碳减排量核算准则.pdf
GB-T 42855-2023 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注协议技术要求.pdf
T-STSI 43—2023 人工智能算力资源池技术规范.pdf
T-CISA 045—2020 铬—锰—镍—氮系奥氏体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pdf
GB-T 37204-2018 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pdf
证券研究报告 - 2023.1.20 - 从CHAT_GPT到生成式AI(Generative+AI):人工智能新范式,重新定义生产力.pdf
T-CIATCM 016—2019 针灸科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pdf
GB-T 39786-202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pdf
GB-T 15624-2011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pdf
DB22-T 370-2014 建筑逃生缓降器设置技术规范 吉林省.pdf
GB-T 42381.8-2023 数据质量 第8部分:信息和数据质量:概念和测量.pdf
ISO 17987-6-2016.pdf
GB-T 38638-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可信计算 可信计算体系结构.pdf
GB-T 23872.1-2009 岩土工程仪器 土压力计 第1部分:振弦式土压力计.pdf
GB-T 2506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pdf
重点网络安全:“3保1评”(分保、等保、关保、密评).pptx
蚂蚁集团王维强:大模型安全的探索与实践分享-大模型安全的“快”与“慢”.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811.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