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07.060 A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 Specificationsformeteorologicalobservingenvirons protection—Upper-airmeteorologicalstation 2014-09-30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山东省气象局、青海省气 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缅、孙宜军、刘凤琴、李伟、陈益玲、许正旭、郭启云、赵培涛、胡赫、杨晓武。 ⅠGB31222—2014 引 言 高空气象观测站是获取大气垂直结构特征资料的主要场所,在天气分析、数值预报和气候预测预估 业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为确保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较性,为气象防 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ⅡGB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的保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618—19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50177—2005 氢气站设计规范 QX/T8—2002 气象仪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50177—2005、QX/T8—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空气象观测站 upper-airmeteorologicalstation 利用气象气球或由气象气球携带的探空仪等仪器对自由大气进行观测,并利用地面设备跟踪、接收 和处理高空气象要素的气象观测站。 注:高空气象要素包括气压、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等。 3.2 障碍物 obstacle 阻挡气象气球升空或可影响准确获取观测资料的物体。 注:常见障碍物包括高大树木、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架空电线、电磁辐射反射体等。 3.3 遮挡仰角 blockelevationangle 探空仪地面接收系统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天线馈源中心和障碍物最高点的连线与其在馈源中心 所在的水平面垂直投影形成的夹角。 3.4 干扰源 interferencesource 影响探空仪无线电信号发射或接收的源体总称。 注:常见的干扰源包括雷达、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其他无线电发射装置的同频、谐波和寄生发射干扰,工业、科学 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 4 保护范围和要求 4.1 距离 4.1.1 在距放球点50m范围内,不应有影响气球施放的障碍物。 1GB31222—2014 4.1.2 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和铁路、道路与制氢室、储(用)氢室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25m,重要建筑物、 构筑物和火源与制氢室、储(用)氢室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50m。 4.1.3 架空电力线与制氢室、储(用)氢室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1.5倍电杆高度。 4.1.4 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其地面接收设备四周100m距离内,不应有对电磁波反 射强烈的物体和水库、湖泊、河海等水体。 4.2 遮挡仰角 4.2.1 采用定向天线探测系统(雷达、无线电经纬仪)的高空气象观测站高空盛行风下风方向±60°方位 范围内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的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应不大于2°,四周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天线形成的 遮挡仰角应不大于5°。 4.2.2 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空气象观测站,其四周的障碍物对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天线形成的遮挡仰 角应不大于10°。 4.3 电磁干扰防护 高空气象观测站四周干扰源的防护应符合GB13618—1992中第3章和第4章的规定。 5 测算方法 5.1 距离 使用测量范围为5m~5000m,测量误差为±1m的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 5.2 遮挡仰角 测量方法见附录A。 5.3 电磁干扰 干扰防护计算方法见GB13618—1992。 2GB31222—201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障碍物遮挡仰角测量方法 A.1 经纬仪测量方法 A.1.1 使用仰角测量范围为0°~90°、角度测量误差为±0.1°,方位角测量范围为0°~360°、角度测量误 差为±0.3°的经纬仪。 A.1.2 将经纬仪架设在高空气象观测设备所在场地内,如图A.1所示,使其物镜O'与观测设备馈源中 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 图A.1 障碍物遮挡仰角 A.1.3 利用经纬仪测量障碍物最高点P的夹角,该夹角即为障碍物在此方位对经纬仪的遮挡仰 角θ'。 A.1.4 确保经纬仪位置不变,自此位置开始,以1°为间隔,依次调整经纬仪方位,直至找到观测设备馈 源中心,此时获得的方位角即为经纬仪与观测设备馈源中心在水平面上的夹角α。 A.1.5 测量经纬仪物镜与障碍物和观测设备馈源中心的水平距离x'和l。 A.1.6 计算障碍物对观测设备馈源中心的遮挡仰角θ如图A.1所示,由式(A.1)和式(A.2),按式(A.3) 计算遮挡仰角θ: y=x'tanθ' ……………………(A.1) x=l2+x'2-2lx'cosα ……………………(A.2) θ=arctany x……………………(A.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2 雷达瞄准镜测量方法 A.2.1 使用仰角测量范围为0°~90°、角度测量误差为±0.1°,方位角测量范围为0°~360°、角度测量误 3GB31222—2014 差为±0.3°的雷达瞄准镜。 A.2.2 调整雷达瞄准镜的方位,直至找到障碍物。 A.2.3 雷达瞄准镜方位调整到位后,抬高雷达瞄准镜,使其对准障碍物的最高点,此时雷达的仰角读数 即为此方位障碍物的遮挡仰角。 4GB31222—2014

.pdf文档 GB 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 第 1 页 GB 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 第 2 页 GB 31222-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14:43: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