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7.030
Y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1551.2—2010
家
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
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Antibacterialandcleaningfunctionforhouseholdandsimilar
electricalappliances—Particularrequirementsofmaterial
2011-01-14发布 2011-09-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与定义 1 ………………………………………………………………………………………………
4 评价要求 1 …………………………………………………………………………………………………
5 技术要求 1 …………………………………………………………………………………………………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抗细菌性能试验方法1(贴膜法)及效果评价 2 …………………………………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抗细菌性能试验方法2(吸收法)及效果评价 5 ……………………………………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抗霉菌性能试验方法3及效果评价 7 ……………………………………………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产品抗菌零部件目录 10 ……………………………………GB21551.2—2010
前 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2155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系列标准由若干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通
则,其他部分为特殊要求。
本部分是GB21551的第2部分。本部分应与GB21551.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
菌、净化功能 通则》配合使用。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
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海尔集团、广东美的企业集团、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铁雁、王俊起、季君晖、李一、陈卉、郑崇开、高保华。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ⅠGB21551.2—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
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1 范围
GB21551的本部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以下简称“家用电器”)中使用的抗菌材料、零部件
的抗菌及抗霉菌(以下简称“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效果评价等。
本部分适用于家用电器中使用的抗菌材料及相关抗菌零部件进行抗菌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效果
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215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版)
3 术语与定义
GB21551.1—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21551的本部分。
4 评价要求
抗细菌材料:抗菌率大于或等于90%,同时符合GB21551.1—2008中附录A2.3的要求;
抗霉菌材料:防霉等级为1级或0级;
抗细菌/霉菌材料:抗菌率大于或等于90%,同时防霉等级为1级或0级。
5 技术要求
5.1 试验方法及效果分类
按家用电器使用的材料及作用效果,对试验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分类:
5.1.1 附录A抗细菌性能试验方法1(贴膜法)及效果评价:用于非吸水性、且可制成有一定面积、具有
抗细菌功能的制品(件)和涂层。
5.1.2 附录B抗细菌性能试验方法2(吸收法)及效果评价:用于具有吸水性,如无纺布、织物、泡沫、粉
末和微孔材料等制成的抗菌零部件。
5.1.3 附录C抗霉菌性能试验方法3及效果评价:用于具有抗霉菌功能的家用电器及其零部件。
5.2 材料性能分类
按材料对细菌或霉菌作用的性能分类:
5.2.1 具有抗细菌性能:符合附录A或附录B且同时符合安全性要求。
5.2.2 具有抗霉菌性能:符合附录C。
1GB21551.2—20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抗细菌性能试验方法1(贴膜法)及效果评价
A.1 试验样品要求
A.1.1 试验样品
由抗菌部件或同质材料相同工艺制成的待检样品,尺寸为(50±2)mm×(50±2)mm,或满足待测
面积不小于1600mm2。
A.1.2 对照样品
卫生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注射成型、尺寸为(50±2)mm×(50±2)mm、厚度为不大于5mm
的标准样品。
A.1.3 试验用覆盖膜
聚乙烯薄膜,厚度为0.05mm~0.10mm,尺寸为(40±2)mm×(40±2)mm。
A.2 试验原理
本方法通过定量接种细菌于待检样品和对照样品上,用贴膜的方法使细菌均匀接触样品,经过(24
±1)h培养后,测得2组样品中的存活菌数,对比并计算出样品的抗细菌率。
A.3 试验环境
试验采取无菌操作技术,实验室环境应符合GB19489。
A.4 菌种、材料、仪器和设备
A.4.1 试验用菌
a)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S1.89,等同ATCC6538p;
b)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AS1.90。
注:根据家用电器的使用要求,也可选用其他菌种或菌株作为试验用菌,但所有菌种或菌株必须由国家相应菌种保
藏管理中心提供并在报告中标明试验用菌品种及分类号。
A.4.2 材料
乙醇 医用级;
营养肉汤培养基(NB) 生化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NA) 生化试剂;
洗脱液;
接种培养液。
A.4.3 仪器和设备
生化培养箱 温控精度±1℃;
冷藏箱 5℃~10℃;
超净工作台(100级)或生物安全柜;
电热干燥箱 室温~200℃;
压力蒸汽灭菌器;
平皿;
试管;
2GB21551.2—2010
移液管(精度0.01mL);
接种环;
酒精灯。
A.5 试验准备
A.5.1 试验样品制取和制备
样品从家用电器及其零部件中裁制。如果样品不能制取或制备成规定的尺寸,须保证样品表面积
符合A.1.3要求的覆盖膜覆盖。
注:如果由于制品的形状所限,直接采集试验样品有困难,可采用与制品相同的原材料和加工方法制成试验样品。
A.5.2 营养肉汤培养基(NB)的制备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氯化钠 5.0g
制法:取上述成分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后,用0.1mol/LNaOH溶液调节使灭菌后
pH值为7.0~7.2,分装,于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20min。
A.5.3 营养琼脂培养基(NA)的制备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氯化钠 5.0g
琼脂 15.0g
制法:取除琼脂外其他成分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0.1mol/LNaOH溶液调节使灭菌后
pH值为7.0~7.2,加入琼脂,溶解后,分装,于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20min。
A.5.4 洗脱液的制备
采用0.80%NaCl的生理盐水,为便于洗脱可加入体积分数为生理盐水1/1000的表面活性剂吐
温-80,再用0.1mol/LNaOH溶液或0.1mol/LHCl溶液调节使灭菌后pH值为7.0~7.2,分装,于
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20min。
A.5.5 接种培养液的制备
用营养肉汤培养基(NB)的生理盐水溶液制备,用于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的NB浓度为0.2%,用于金
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的NB浓度为0.2%~1%。为便于细菌分散可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
0.1mol/LNaOH溶液或0.1mol/LHCl溶液调节使灭菌后pH值为7.0~7.2,分装,于压力蒸汽灭
菌器内121℃灭菌20min。
A.5.6 菌种保藏
将标准菌株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NA)斜面上,在(37±1)℃下培养24h后,在5℃~10℃下保
藏(不得超过1个月),作为斜面保藏菌。
A.5.7 菌种活化
将斜面保藏菌转接到平板营养琼脂培养基(NB)上,在(37±1)℃培养(24±1)h,每天转接1次,不
超过2周。试验时应采用3代~14代、24h内转接的新鲜细菌培养物。
A.5.8 菌悬液的制备
用接种环从A.5.7新鲜培养物上刮1环~2环新鲜细菌,加入培养液中,并依次做10倍梯度稀释
液,选择菌液浓度为5.0×105CFU/mL~10.0×105CFU/mL的稀释液作为试验用菌液,按GB/T
4789.2的方法操作。
A.6 试验步骤
A.6.1 物品灭菌:试验前对覆盖膜、试验样品、对照样品均应用70%乙醇溶液浸泡,1min后用无菌水
3GB21551.2—2010
冲洗,自然干燥。如不适于用消毒剂处理的样品,可直接用无菌水冲洗。对试验所用到的其他器具可采
用高温湿热或干热方法灭菌。
A.6.2 将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置于已灭菌的平皿中;
A.6.3 分别取0.2mL试验用菌悬液滴加在试验样
GB 21551.2-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 除菌 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14:31: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