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97.220 Y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79.4—2014 代替GB19079.4—2005 体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 Operationconditionsandtechnicalrequirementsforgymnasiumand playground—Part4:Sportclimbingplace 2014-09-03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从业人员资格 1 …………………………………………………………………………………………… 5 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1 ……………………………………………………………………………………… 6 卫生、环境管理要求 2 ……………………………………………………………………………………… 7 安全保障 2 …………………………………………………………………………………………………GB19079.4—2014 前 言 GB19079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游泳场所; ———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 ———第3部分:蹦极场所; ———第4部分:攀岩场所; ———第5部分:轮滑场所; ———第6部分:滑雪场所; ———第7部分:花样滑冰场所; ———第8部分:射击场所; ———第9部分:射箭场所; ———第10部分:潜水场所; ———第11部分:漂流场所; ———第12部分:伞翼滑翔场所; ———第13部分:气球与飞艇场所; ———第19部分:拓展场所; ———第20部分:冰球场所; ———第21部分:拳击场所; ———第22部分:跆拳道场所; ———第23部分:蹦床场所; ———第24部分:运动飞机场所; ———第25部分:跳伞场所; ———第26部分:航空航天模型场所; ———第27部分:定向、无线电测向场所; ———第28部分:武术散打场所; ———第29部分:攀冰场所; ———第30部分:山地户外场所; ———第31部分:高山探险场所; …… 本部分为GB19079的第4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9079.4—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与 GB19079.4—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攀岩场所”译成“sportclimbingplace”,“人工攀岩场所”译成“artificalwallclimbing place”,“自然攀岩场所”译成“naturalwallclimbingplace”(见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 ———将“kg力”换算成“kN”(见5.1和5.2,2005年版的5.1、5.2和5.3); ———对人工攀石场所的岩壁的高度、攀石垫的厚度及铺设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见5.1.8和5.3); ———对攀岩场所的从业人员的资格作出了新的规定(见第4章)。 ⅠGB19079.4—2014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祥华、赵雷、曹荣武、李树、李石、王啸、王利全、毛作亮。 本部分于2005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GB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 1 范围 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攀岩场所开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攀岩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23268.1 运动保护装备要求 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攀岩场所 sportclimbingplace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攀岩运动训练、竞赛、健身和休闲等活动的场所。 注1:包括人工攀岩场所和自然攀岩场所。 注2:攀石场所属于攀岩场所。 3.2 人工攀岩场所 artificialwallclimbingplace 借助室内、室外人工构筑的岩壁开展攀岩运动的场所。 3.3 自然攀岩场所 naturalwallclimbingplace 借助自然岩壁开展可安全攀登的攀岩运动场所。 3.4 攀岩技术指导人员 sportclimbinginstructor 传授攀岩理论和技术,指导开展攀岩活动的人员。 4 从业人员资格 攀岩技术指导人员应持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5 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5.1 人工攀岩场所 5.1.1 人工岩壁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要求。 1GB19079.4—2014 5.1.2 每条攀登线路的宽度应不小于1.8m。 5.1.3 每个顶端保护系统承载力应不小于8kN。 5.1.4 每个保护挂片应与结构直接链接,且承载力不小于8kN。 5.1.5 岩板耐受静载荷应不小于4kN。 5.1.6 岩板的耐受动载荷应不小于6kN。 5.1.7 支点孔抗拉力应不小于3kN。 5.1.8 用于攀石活动的人工岩壁有效垂直高度应不超过5m。 5.2 自然攀岩场所 5.2.1 每个固定的顶端保护系统承载力应不小于8kN。 5.2.2 每个固定的保护挂片承载力应不小于8kN。 5.3 安全装备 5.3.1 攀岩的保护绳应使用登山动力绳。登山动力绳应符合GB/T23268.1的要求。 5.3.2 安全带、头盔、铁锁、静力绳、扁带、挂片、膨胀钉、快挂、上升器、下降器、制动保护器等装备应为 攀登专用产品,取得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定期检验。 5.3.3 用于攀石活动的保护垫应表面平整,无明显缝隙,保护垫水平方向密度均匀,厚度不小于0.4m, 保护垫覆盖范围的外侧距离岩壁纵向投影外沿不小于2.5m。 5.4 辅助设备 5.4.1 公共指示用标识应符合GB/T10001.1的要求。 5.4.2 应有清晰、醒目的危险区域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 5.4.3 攀岩场所应有通讯设备,并保证联络畅通。 5.4.4 室内攀岩场所应设置广播设施、卫生间、器材存放仓库。 6 卫生、环境管理要求 6.1 室内攀岩场所应有通风设施。 6.2 开放期间环境照度应不小于100lx。 7 安全保障 7.1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管理与救护制度,设备设施维护制度,以及卫生环境管理 等制度。 7.2 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3 应在醒目位置设有“攀岩活动人员须知”,对涉及安全的事项和特殊要求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 警示。 7.4 攀岩场所应有不少于1名攀岩技术指导人员,人工攀岩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公示攀岩技术指导人员 名录及照片。 7.5 攀岩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应佩戴明显标识。 7.6 室内攀岩场所的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应有标识并保持畅通。 2GB19079.4—2014

.pdf文档 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 攀岩场所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 攀岩场所 第 1 页 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 攀岩场所 第 2 页 GB 19079.4-20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 攀岩场所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14:26: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