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32769.9 (22)申请日 2022.08.24 (73)专利权人 武汉益多康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技术 开发区关南工业园3幢08号 (72)发明人 石振宇 石金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湖北百科百瑞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2288 专利代理师 谭娅 (51)Int.Cl. C12M 1/38(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22(2006.01) C12M 1/12(2006.01)C12M 1/04(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 养仿生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 器, 包括仿生器本体, 所述仿生器本体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培养箱, 所述培养箱上安 装有观察窗, 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固定有控制箱, 所述控制箱上安装有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的底部 安装有开关, 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开有开口, 所述 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密封板。 该一种微生态菌种培 养仿生器, 动力机构上升与不同位置的固定管相 配合, 带动不同位置的培养皿缓慢旋转, 旋转时 加速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从而便于提高生长速 度, 另外, 升降机构对于不需要旋转的培养皿进 行固定, 从而根据不同情况 下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8059031 U 2022.12.16 CN 218059031 U 1.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包括仿生器本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生器本体包括底 座 (1) , 所述底座 (1) 的顶部固定有培养箱 (3) , 所述培养箱 (3) 上安装有观察窗 (4) , 所述培 养箱 (3) 的一侧固定有控制箱 (5) , 所述控制箱 (5) 上安装有显示屏 (6) , 所述显示屏 (6) 的底 部安装有开关 (7) , 所述培养箱 (3) 的顶部开有开口, 所述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密封板 (8) , 所 述密封板 (8) 通过螺栓 (10) 安装在培养箱 (3) 上, 所述密封板 (8) 上安装有升降机构 (11) , 所 述培养箱 (3) 的顶部固定有箱体 (2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24) 的顶 部固定有管道 (12) , 所述管道 (12) 的一侧安装有进液管 (13) , 所述进液管 (13) 和管道 (12) 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24) 的内 部安装有过滤网 (21) , 过滤网 (21) 对较大杂质进行过滤, 所述过滤网 (21) 的底部安装有过 滤组件 (2 2) , 且过滤组件 (2 2) 完成对有 害物质进行 过滤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板 (8) 的 底部固定有 固定管 (15) , 所述固定管 (15) 上固定有培养皿 (17) , 所述固定管 (15) 之间通过 轴承座 (16) 相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管 (15) 的 内部开有空腔, 所述空腔的内部开有开槽, 所述升降机构 (11) 的一端与培养皿 (17) 相配合, 所述密封 板 (8) 上开有螺纹孔 (14) , 所述螺纹孔 (14) 与螺 栓 (10) 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 的内 部安装有动力机构 (19) , 所述动力机构 (19) 通过位移机构 (18) 安装在底 座 (1) 的内部, 所述 底座 (1) 上开有散热孔 (2) , 所述动力机构 (19) 与散热孔 (2) 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机构 (19) 上安装有输出轴 (20) , 所述输出轴 (20) 顶部一端边侧固定有橡胶柱, 所述输出轴 (20) 安装 在空腔的内部, 所述输出轴 (20) 与开槽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箱 (3) 的 内壁上安装有加热 组件 (23) , 所述培养皿 (17) 的长度小于密封板 (8) 的宽度, 所述开口的宽 度大于培养皿 (17) 的长度。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59031 U 2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培养仿生器设备 领域, 具体为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 养仿生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菌种培养时需要提供其所需的温度、 湿度和营养使用, 现有的培养仿生器在使 用时在菌种放入的过程中需要用手进入到培养箱的内部, 从而容易造成细菌的进入, 从而 对菌种的发育提供伤害, 且在取出时需要单一取出培养皿, 工作效率低, 另外, 现有的培养 皿及培养 设备在对菌种培养时, 其位置是固定的, 无法将 培养皿进 行移动, 从而不便于增加 与内部氧气及温度接触的面积, 从而造成发育慢, 工作效率低, 使用不方便 。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 使用时, 培养皿放置完成菌种后 通过密封板统一进入到培养箱的内部, 从而便于后 期的整体取出, 同时保证内部的洁净度, 对内部菌种进行保护。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生态菌种 培养仿生器, 包括仿生器本体, 所述仿生器本体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培养箱, 所述培养箱上安装有观察窗, 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固定有控制箱, 所述控制箱上安装有显示 屏, 所述显示屏的底部安装有开关, 所述培养箱的顶部开有开口, 所述开口的内部安装有密 封板, 所述密封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培养箱上, 所述密封板上安装有升降机构, 所述培养箱的 顶部固定有箱体。 [0005]进一步的, 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有管道, 所述管道的一侧安装有进液管, 所述进液 管和管道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0006]进一步的, 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 过滤网对较大杂质进行过滤, 所述过滤 网的底部安装有过 滤组件, 且过 滤组件完成对有 害物质进行 过滤使用。 [0007]进一步的, 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管, 所述固定管上固定有培养皿, 所述固 定管之间通过轴承座相连接 。 [0008]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开有空腔, 所述空腔的内部开有开槽, 所述升降机构 的一端与培 养皿相配合, 所述密封 板上开有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与螺 栓相配合。 [0009]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通过位移机构安装在 底座的内部, 所述底座上开有散热孔, 所述动力机构与散热孔相配合。 [0010]进一步的, 所述动力机构上安装有输出轴, 所述输出轴顶部一端边侧固定有橡胶 柱, 所述输出轴安装在空腔的内部, 所述输出轴与开槽相配合。 [0011]进一步的, 所述培养箱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组件, 所述培养皿的长度小于密封板 的宽度, 所述 开口的宽度大于 培养皿的长度。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包括底座; 散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05903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微生态菌种培养仿生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12: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