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71171.3 (22)申请日 2021.12.31 (71)申请人 中国能源建 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 地址 211102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 道58-3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 分公司  河海大学 (72)发明人 刘晓东 陈燕平 肖晶 林倞  钱康 朱东升 王鑫源 周恒俊  吴罡 晏阳 周江山 苗安康  冯超 操金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51)Int.Cl. H04L 67/566(2022.01) 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 融合管理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平台层、 网络层和 服务层; 所述平台层, 用于多站融合的协调控制 和能量管理, 向服务层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网络 层, 用于多站融合过程中平台层和服务层之间的 控制指令的传输和能量的传输转化; 所述服务 层, 用于根据平台层发出的控制指令, 提供服务; 所述平台层包括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 所述 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用于协调控制综合能 量和辅助支撑稳定电网频率。 本发明采用平台 层、 网络层和服务层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多能源 网络协同耦合、 优化运行, 实现信息网络立体感 知与智能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4363413 A 2022.04.15 CN 114363413 A 1.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台层、 网络层和服务 层; 所述平台层, 用于多站融合的协调控制和能量管理, 向服 务层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网络层, 用于多站融合过程中平台层和服务层 之间的控制 指令的传输和能量的传 输转化; 所述服务层, 用于根据平台层发出的控制指令, 提供服 务; 所述平台层包括综合 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 所述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用于协调控 制综合能量和辅助支撑稳定电网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 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采用多站融合暂态快速调频系统技 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 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包括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子模块、 变电站自动化子模块和无人机巡检子 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 网 荷储协调控制子模块采用 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技术, 用于实现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的 源、 网、 荷、 储协调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电 站自动化子模块采用新兴计算机技术、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各设备间相互 信息交换、 数据共享, 用于实现对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的运行监视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 机巡检子模块采用智能联动无 人巡检技 术, 构建“机‑巢‑人‑网”的协同作业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 层包括电网和冷热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网 由电力系统、 储能、 光伏组成, 用于实现电能的传输 。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热 网, 用于实现将空气源热泵消耗电能转 化的冷热能量传输 到服务层满足冷热负荷。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63413 A 2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 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属于变电站能力拓展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 在我国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的背景下, 国家着力推进网络 强国及“互联网+”战略,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加之用户对于终端信息处理低延迟、 网络传输 低压力、 数据存 储本地化需求的日益增多, 极大地驱动了多站融合的建 设和运营。 [0003]“多站融合 ”是指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 融合数据中心站、 5G基站、 北斗基站、 储 能站和分布式清洁能源站 等功能, 形成数据流、 业务流、 能源流 “三流合一 ”的能源互联网应 用场景, 多站融合深入融通能源、 信息通信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实现海量边缘计算节点的 集约化建设和电力场站及通信资源的精益化利用, 使变电站由一个纯粹的电力站点变身成 为互联网数据及时处理站, 可有效推动5G商用以及智能制 造、 智能家居等数字产品和服务 市场的开发, 助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004]目前国内外对于多站融合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有研究对于变电站的拓展 能力进行详细研究分析, 科学 的制定多站融合配置方案; 且对于多站融合方案中包含的储 能站、 数据中心站、 充/换电站、 分布式光伏站等进行最优融合方案规划及其所需要的关键 技术支撑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 管理系统。 [0006]本发明了提供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包括平台层、 网络层和 服务层; [0007]所述平台层, 用于多站融合的协调控制和能量管理, 向服 务层发出控制指令; [0008]所述网络层, 用于多站融合过程中平台层和服务层之间的控制指令的传输和能量 的传输转 化; [0009]所述服务层, 用于根据平台层发出的控制指令, 提供服 务; [0010]所述平台层包括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 所述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用于协 调控制综合能量和辅助支撑稳定电网频率。 [0011]进一步的, 所述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采用多站融合暂态快速调频系统技 术。 [0012]进一步的, 所述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包括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子模块、 变电站 自动化子模块和无 人机巡检子模块。 [0013]进一步的, 所述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子模块采用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技术, 用于实现 综合能源站能量管理模块的源、 网、 荷、 储协调控制。 [0014]进一步的, 所述变电站自动化子模块采用新兴计算机技术、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363413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站融合管理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00: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