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357063.9 (22)申请日 2021.11.16 (71)申请人 北京宏达隆和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 28号1号楼B单 元608号 (72)发明人 袁建国 陈诚  (74)专利代理 机构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07 代理人 段芳萼 (51)Int.Cl. H04L 9/40(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 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 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包括微隔离系 统和微隔离插件, 所述微隔离插件安装在宿主机 或物理主机上, 其具有定时检查任务, 由微隔离 系统下发指令到安装在宿主机或物理主机上的 微隔离插件, 微隔离插件通过控制软件防火墙来 控制宿主机 上的某个端口, 只对指定的IP地址开 放, 监控当前宿主机及宿主机内虚拟机的外部IP 地址, 进而实现微隔离效果。 安装微隔离插件, 增 加定时任务, 监控当前宿主机及宿主机内虚拟机 的外部IP地址的方式去解决虚拟机IP地址飘移 的问题, 利用微隔离系统对该违规访问端口行为 进行实时隔离阻断, 有效避免网络服务中面临的 攻击风险扩散, 从而达到按威胁区域进行隔离的 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4070622 A 2022.02.18 CN 114070622 A 1.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微隔离系统和微隔离插件, 所述微隔离插件安装在宿主机或物理主机上, 其具有定时检查任务, 由微隔离系统下发指 令到安装在宿主机或物理主机上的微隔离插件, 微隔离插件通过控制软件防火墙来控制宿 主机上的某个端口, 只对指定的IP地址开放, 监控当前宿主机及宿主机内虚拟机的外部IP 地址, 进而实现微隔离效果; 具体微隔离实施流 程如下: S1、 通过微隔离系统, 下发隔离指令 到宿主机的微隔离插 件中; S2、 微隔离插 件收到指令, 执 行隔离, 并返回结果; 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21、 在每台宿主机上安装好 微隔离插 件, 由微隔离系统广播指令 到所有微隔离插 件; S22、 微隔离插件, 对比指令中的服务端IP地址与 服务器本机及内部虚拟机的外部IP地 址是否一 致, 从而判断是否应该在本 机防火墙执 行隔离指令; S23、 确定需要执 行后, 执行隔离指令; S24、 返回操作结果给微隔离系统; S25、 微隔离插 件定时, 检查 IP地址变化; S26、 若检查的IP地址有变化则通知微隔离系统; S27、 微隔离系统根据IP变化重新下发隔离指令 S28、 微隔离插 件执行指令进行隔离; S29、 返回执 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步骤: S24 中, 不管有无 执行隔离指令, 均返回操作结果给微隔离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微隔离 插件在微隔离系统启动时, 通过TCP长连接, 登陆注册到微隔离系统, 并定时发送带状态的 心跳信息, 从而实现监控所有微隔离插 件在线情况的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长连接 的整个通信过程中, 所有数据包都是使用不对称加密的, 防止窃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隔 离插件使用GO语言实现, 适应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隔 离系统的操作界面为一个SAAS服务, 即web界面, 从而实现一次部署, 多终端机马上可用的 效果。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070622 A 2一种基于网 络端口安全的微隔 离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 具体为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云计算、 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企业将数据与业务迁移到横跨物 理机、 公有云、 私有云、 混合云等多种数据中心环境, 在云环境下网络边界变得模糊, 当攻击 者有机会拿到内网一个跳板机, 结果发现内网网络基本是畅通无阻的, 传统防火墙、 WAF、 IPS等端点安全和网络安全手段在云环境下显得捉襟见肘。 [0003]面向网络 的微隔离控制, 通过对网络内部流量进行全面精细的可视化分析, 监控 网络端口活动, 依据细粒度的安全访问策略, 帮助用户快速便捷地 实现不同业务环境隔离、 不同域间网络隔离以及端到端隔离, 解决东西向流量的安全访问及管理问题。 现有的微隔 离技术主要是分为硬件及软件 插件式两种微隔离系统。 [0004]传统的采用硬件防火墙的方式进行网络安全隔离, 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当前网络中品质好的硬件防火墙价格一 直比较高, 导 致采购和维护成本增 加。 [0005]2、 由于网络 本身原因, 网络节点复杂, 针对硬件防火墙的部署也具 备较高的难度。 [0006]3、 由于厂家或型号并不一致, 硬件防火墙改变策略时, 隔离的逻辑思路 (例如: 一 些是默认隔离, 一些 是默认开 放) 及指令和操作方式并不相同。 [0007]4、 升级困难, 如以前是100M网卡现在是10G的网卡, 网络设备会不断升级换代, 如 果使用硬件防火墙, 相关 设备也需要批量升级, 导 致网络升级成本大幅上升 。 [0008]5、 历史原因导致硬件防火墙功能不统一。 例如, 一些防火墙只能做到主机粒度的 隔离, 一些则可以做到端口粒度的隔离 。 (微隔离的要求是端口级别的隔离) 6、 操作困难, 培训成本高, 操作人员需要学习, 大量不同厂家的专业知识, 才能把 不同的软硬件防火墙操作起 来。 [0009]7、 虚拟机IP飘移问题, 由于把虚所机从A宿主机上, 迁移到B宿主机上, 而A,B宿主 机并不在同一防火墙 硬件中, 从而导 致防火墙隔离失效。 [0010]后期进一步发展了插件式软件防火墙隔离, 虽然插件式软件防火墙改进了硬件防 火墙不灵活的部题, 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 统, 包括微隔离系统和微隔离插件, 所述微隔离插件安装在宿主机或物理主机上, 其具有定 时检查任务, 由微隔离系统下发指令到安装在宿主机或物理主机上 的微隔离插件, 微隔离 插件通过控制软件防火墙来控制宿主机上的某个端口, 只对指定的IP地址开放, 监控当前 宿主机及 宿主机内虚拟机的外 部IP地址, 进 而实现微隔离效果; 具体微隔离实施流 程如下: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07062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端口安全的微隔离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58: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