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288298.5 (22)申请日 2022.03.2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3862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4.22 (73)专利权人 武汉纺织大 学 地址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 号 (72)发明人 袁理 肖耀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42222 专利代理师 王琪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T 11/40(2006.01)G06T 11/00(2006.01) G06T 11/20(2006.01) G06T 7/90(2017.01) G06V 10/762(2022.01) G06T 7/00(2017.01) G06T 3/40(2006.01) G06T 5/00(2006.01) G06T 5/30(2006.01) G06K 9/62(2022.01) G06F 113/12(2020.01) 审查员 徐灿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 真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 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首先对色纺纱样本进行图 像采集, 构建纱线样本图像数据库; 将采集的纱 线片段图像利用图像拼接技术获得完整的纱线 图像; 利用图像分割、 形态学开运算和闭运算等 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得到原始纱线图像主体 部分;通过聚类方法分离颜色, 选中颜色待变区 域, 通过直接 换色法换色, 整 合各分色, 得到 换色 后的纱线图像; 然后利用Peirce线圈和B样条曲 线构建纱线线圈模型, 将真实色纺纱线纹理映射 至线圈的几何模型上;最后调整线圈的串套关 系, 完成织物外观的模拟。 本发明具有重要应用 前景和价值,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和研发效 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 CN 114386295 B 2022.07.05 CN 114386295 B 1.一种基于色纺纱分 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 仿真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获得初始色纺纱线样本, 并对样本进行工艺 误差去除处 理; 步骤2, 对 满足条件的纱线样本连续采集图像, 得到大小合 适的纱线样本图像; 步骤3, 并针对获得的每个图像按照图像的采集顺序依次拼接在一起, 得到一根长纱线 样本图像; 步骤4, 对长纱线样本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操作, 得到去除毛羽和噪声点的纱线主体图 像; 步骤5, 判断纱线主体 图像条干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 则循环执行步 骤2至步骤4, 如果符合条件, 则保留最后一次得到的纱线 主体图像; 步骤5中, 判断纱线条干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是, 比较本次纱线条干的均匀度与 前一次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的大小, 本次结果小, 则将本次的结果保留并与下一次结果对比, 直到这次结果稳定迭代五次之后依然最小可以视为已经稳定, 获得条干均匀度较好的纱 线, 不需要执行步骤2至步骤4, 如果本次结果大, 则将本次的结果视为不符合要求, 保留前 一次的结果, 继续执行步骤2至步骤4, 并与这次的结果对比, 直到满足某一次结果可以稳定 执行五次, 获得 条干均匀度较好的纱线条干均匀度; 纱线条干均匀度计算方法如下: 在步骤4中得到的长纱线主体图像中心线和上下边界 信息, 计算上边界ul和下边界 dl与中心线cent的方差, 将结果视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cv, 计 算方法如式二到式四所示: 其中, n为纱线的长度, cv1、 cv2分别代表了纱线上边界和下边界到中心线的条干均匀 度, 同时可以看出纱线中心线是否偏离上边界或者下边界, cv为 纱线的整体条干均匀度; 步骤6, 对纱线主体图像ISODATA聚类运算, 获得纱线的颜色分色, 分离每个颜色的区 域, 同时针对目标区域的颜色进行替换, 得到所需要的颜色, 然后将各分色区域合并, 得到 颜色替换后的纱线; 步骤7,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纱线线圈模型, 并建立数学模型, 将颜色替换后的纱线映 射到数学模型上, 得到纱线的线圈结构; 步骤8, 通过设置纱线线圈之间的串套方式生成织物布片, 得到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 计算机仿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纺纱线 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色 纤维按照不同比例进 行混合纺成的纱线, 其中 步骤3中的图像拼接, 步骤4中的图像处理操作、 去除毛羽是在RGB颜色空间中进 行, 步骤6中 的ISODATA聚类运 算则是在Lab颜色空间中执 行。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386295 B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初始色纺纱线样 本是指针对需要从企业生产的特定参数纱线, 工艺误差去除是指 由专业的纱线工人对纱线的参数或者外观根据实验需要 进行剔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连续采集纱线样 本是利用电机匀速牵引纱线通过定时拍照相机, 获得纱线的短片 段图像, 建立 纱线样本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为了更好的贴近真实织物的外观, 对采集的短片段纱线图像进行拼接, 采集的图 像当中会有一部分重合, 根据重合部分的特征点对纱线图像进行拼接, 然后将所有的纱线 图像拼接成长纱线 主体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对纱线的图像处理, 是通过MATLAB软件对拼接得到的纱线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 然后利用Otsu图像阈值分割法处理, 得到二值图像, 利用形态学开闭运算处理图像中的毛 羽和噪声, 得到了一个只剩纱线条干的纱线二值图像, 条干部分像素值为1, 背景部分像素 值为0, 二值图像与原图像进行矩阵乘法运算, 原图像中与二值图像像素为1的相同位置处 像素保留下来, 与二值图像像素为0的位置处像素变为0成为黑色背景, 从而获得了剔除毛 羽和噪声的纱线 主体图像, 处 理方法如式一所示: T(: , : , z)=B.*S(: , : , z)   式一 其中, T为处理后的纱线主体图像, S为未处理的纱线图像, B为二值图像, z为RGB三通 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6中, ISODATA聚类的具体方法是, 先将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中, 指定一个迭 代次数, 然后, 将纱线主体图像按照主要颜色定义为5个区, 主色区、 配 色区、 背景区、 主色过 渡区和配色过渡区, 定义每 个区的像素个数最少为总像素的1/ 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7中, 采用结合Pierce线圈结构模 型和B样条曲线, 通过获取到的纱线线圈控制点, 利用 NURBSB曲线替代Pierce线圈的左右圈柱模型, 模拟左右圈柱受到线圈力的作用, 其模型结 构如下: 利用半径为a和b的椭圆弧代 替线圈的针编弧Lcd和左右沉降弧Lab、 Lef, 用B样条曲线 模拟左右圈柱Lbc、 Lde, 线圈左右两边关于中轴左右对称, 下一横列的针编弧与上一横列的 沉降弧相切; 纱线 线圈数学模型如式五到式七所示; 其中(X0, Y0)为针编弧的圆心坐标, W分别为线圈的高度和宽度, h为左右圈柱的高, Xab、 Yab、 Xcd、 Ycd、 Xef、 Yef分别为线圈的左沉降弧Lab段、 针编弧Lcd段和右沉降弧Lef段的X坐标与Y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386295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色纺纱分色换色的织物计算机仿真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32: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