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15 DB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8/ T 38 —2017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测报调查规范 2017 - 07-03 发布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10-10 实施 发 布 DB5308/T 38-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普洱市植保植检站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协作单位:思茅区植保植检站,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植保 植检站,镇沅彝族哈尼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植保植检站,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海云、刘永昌、杨显刚、杨虹、何忠兰、陈军、李永、何孺武、杨永高、万 飞、罗孙荣。 DB5308/T 38 -2017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体态特征与症状识别、分级指标、调查方法、测报资料收集、测 报。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测报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被害率 被害株数(被害茎杆数)占调查总株数(总茎杆数)的百分比。 2.2 被害指数 被害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 2.3 期距 害虫同一世代各虫态发育进度之间的时间间隔。 2.4 始蛹期 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始见期。 3 体态特征与症状识别 参见附录A。 4 分级指标 4.1 被害株分级指标 见表1。 1 DB5308/T 38-2017 表1 被害株严重度分级指标 指标 级别 0级 1级 2级 无天牛危 株高120 cm 以上 株高(60~120) 株高(60~120) 株高(31~60) 株 高 30cm 以 下 部 害。 部位初现肿突, cm 部 位 出 现 肿 cm 部 位 多 处 钻 cm以下部位,被 位,多处钻蛀,危 植株顶部嫩叶细 突,植株顶部60 % 蛀,危害部位出 害树叶片量少, 害部位出现肿突, 小、褪绿、皱缩 以上叶片发黄。 现肿突,枝条上 枝条节间距短, 植株整株叶片发黄 功能性叶片变 花芽少,结果率 脱落,主茎易折断, 黄脱落,顶端仅 低且果细小不饱 枝条枯死直至全株 存 10 % ~ 30 % 满。 死亡。 严重度 3级 和成簇状。 4级 5级 叶片。 4.2 被害率 计算公式如下: Z X 100% ..................................... (1) Y 式中: Z ——被害株率; X ——被害株数(被害茎杆数); Y ——调查总株数(总茎杆数)。 4.3 被害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I d l 100% .................................. (2) i i Li D 式中: I ——被害指数; di ——各严重度级值; li——各级被害株数; Li——调查总株数; D ——最高级值。 4.4 发生程度 见表2。 表2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项 目 发生程度 轻发生 中等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中等偏重发生 重发生 被害指数 <1.0 1.1~10.0 10.1~22.0 22.1~30.0 >30.0 被 害 率 <5.0 5.1~15.0 15.1~30.0 30.1~60.0 >60.0 5 调查方法 DB5308/T 38 -2017 5.1 系统虫情监测 5.1.1 调查时间 每年 4~10 月,每隔 15 天应调查一次。 5.1.2 调查方法 2 采用动态定点调查法,选定具代表性的 2 hm 咖啡园作为固定监测地,选定一个固定中心点为基点, 随机选定一个方位,沿该方位 12 m 处作为次中心点,在次中心点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各选 1 个 点,包括次中心点,每点调查 5 株,调查记录每点被害株数、严重度分级情况,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表 B.1。 如固定监测地植株当年无虫,可在有虫咖啡园另设辅助性地块进行观察;如固定监测地咖啡树被截 杆更新或树木大量死亡,应及时设置新的监测地。 5.2 面上虫情普查 5.2.1 普查时间 5 月、6 月、9 月、10 月,每月各进行一次。 5.2.2 普查方法 2 普查点应远离固定监测地,随机选取具代表性的 2 hm 咖啡园,采用目测巡查法和踏查法,检查被 害株的严重度分级情况,踏查应不少于 100 株,每间隔 15 株停留观察 5 株。 5.2.3 虫态发育进度调查 以 500 株(1.5 亩)咖啡树抽取 1 株具代表性的受害株作为样株砍伐,每次抽样株为 5 株,按株 分别锯成 50 ㎝小段,顺文理劈开,查看皮层、木质部上所有幼虫、蛹、羽化成虫情况,将调查结果记 入附录表 B.2 和 B.3,按式(3)计算死亡率。 W L BG 100% .................................. (3) N 式中: W ——死亡率(%); L ——死幼虫数(头); B ——死蛹数(头); G ——死成虫数(头); N ——调查总虫数(头)。 按式(4)计算百株虫口密度。 P1 Z C ....................................... (4) 式中: P1 ——百株虫口密度,单位为头/百株; Z ——被害率; C ——平均单株虫口,单位为头。 5.3 冬季被害率和虫口密度调查 3 DB5308/T 38-2017 5.3.1 调查时间 12 月至次年 2 月,调查一次。 5.3.2 调查方法 应符合本标准 4.2.2 的规定,死亡率和百株虫口密度按本标准 4.2.3 的规定。 6 测报资料收集 区域内主要种植品种及不同品种种植面积,栽培管理资料(包括:施肥情况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 中耕除草情况记录) ;当地主要气象要素(包括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及寒害情况)的预测值 和实测值,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表 B.4,定时将调查结果报上级测报部门。 7 测报 7.1 发生期预测 采用期距预测法,每年4 月,抽取受害虫株带回存放于荫凉处,每2 天解剖3 株,直至出现当年第 1 头蛹,确定该日为始蛹期,卵期平均10.5天,蛹期平均12天,始蛹期至化蛹盛期平均24天,化蛹盛期 至成虫羽化盛期平均22天,羽化至出孔期平均6天,根据以上虫态和期距,按式(4)计算羽化盛期。 F A 24 22 6 ................................... (5) 式中: F ——成虫羽化盛期; A ——始蛹期。 7.2 发生量预测 10 月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园地,抽取(5~10)株进行破虫剖析,统计(5~6)龄大幼虫数,计算 出平均单株大幼虫数,按式(5)计算存活率。 Q 1 W ........................................ (6) 式中: Q ——存活率; W ——死亡率。 按式(6)计算成虫发生量。 K V Q S Z .................................... (7) 式中: K ——成虫发生量; V ——平均单株大幼虫数; Q ——存活率; S ——咖啡总株数; Z ——被害率。 DB5308/T 38 -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体态特征与症状识别 A.1 体态特征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 ,又称钻心虫、柴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脊虎天牛属的一种昆虫,主要危害咖啡树。黑色,密被黄色或灰绿色短毛,触角黑色,前胸近球形,背 板有 3 个小圆形黑纹,鞘翅上具“灭”字形黄绿色纹,其后方有一近三角形的黄绿色纹。前胸背板后方 具一“山”字形光滑区。 褐色,密被棕褐色短毛。触角红褐色,雄虫触角走体长约 l/2,雌虫则与体 长相等或略短,第五至十布部外侧呈刺状突。幼虫前胸背板中部两侧具两个叫形褐色斑块,中部后方中 央呈盾形凸出,具后背板,腹节步泡突呈横列桡。 A.2 生活习性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以幼虫在被害咖啡树木质部内过冬。过冬幼虫于次年2 月底以后开始活动,之 后气温稳定到15 ℃以上时开始化蛹,5 月上旬第一次化蛹峰基本结束;4 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 月 底至6 月上中旬为成虫出孔高峰,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5~7)天,待身体变硬后才从圆形羽化孔外 出,啃食咖啡树嫩枝梢树皮或飞致印度栲、板栗树等植物上取食花蜜补充营养交尾,5 月底,雌成虫在 树干中下部产卵,6 月上中旬为产卵高峰,卵产于树皮夹缝中,产卵后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每一雌 虫一生可产卵(23~32)粒,最多可达59 粒。成虫寿命为(14~22)天,从4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均见 成虫活动,飞行距离可达(40~50)米; 卵期(9~15)天,于6 月上旬孵化。7 月上、中旬为孵化高 峰,幼虫孵出后,即从产卵处蛀入,一、二龄幼虫表皮和木质部之间蛀食,三龄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 形成不规则的虫道,虫道中充满虫粪,整个幼虫期长达10 个月。 A.3 症状描述 老叶变黄或脱落,主干顶端仅留有少量细小、褪绿和皱缩的叶片而成簇状,叶片量少,枝条节间距 短,花芽少,结果率低而且大多数果细小不饱满。在雨季期间(6~10)月,抽生的一级枝能正常生长, 11 月至次年4 月,枝条上功能性叶片变黄脱落,顶端仅有少量叶片。仔细观察,在咖啡茎杆有天牛钻 蛀孔,羽化孔,幼虫在主杆上沿髓部上下蛀食,严重时则形成纵横穿蛀木质部。有时幼虫也环绕树干横 旋蛀食,使该部位容易折断。虫道不规则,内充满粉末状,甚细的灰白色虫粪,虫粪不外排,紧密地填 塞于虫道内。植株被蛀害部位的外表皮稍隆起。在受害植株中,常有数头、甚至数十头不同虫态的虎天 牛。 5 DB5308/T 38-2017 A.4 咖啡树株形图 图A.1 单杆咖啡树 图A.2 多杆咖啡树 DB5308/T 38 -201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调查资料表 B.1 咖啡灭字虎天牛系统调查记载表 单位 调查人 县 乡 村 种植地 点描述 种植地 选择地 主栽 每亩种植 树龄 块面积 块面积 品种 株数 (年) 平均株 坡向(阴 荫蔽度 高(cm) 阳) (%) 平均胸 海拔高 径粗 度(m) (cm) 周围植 被简述 被害株分级 调查 时间 0级 1级
DB5308-T 38-2017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测报调查规范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02: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