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15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8/T 14.4—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 4 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2013-12-09 发布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3-12-30 实施 发 布 DB5308/T 14.4—2013 前 言 DB 5308/T 14《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共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子种苗培育;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 5308/T 14的第4部分。 本标准根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普洱市生物产业办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市林业科 学研究所、普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思茅区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开聪、赵强、王进红、杨凡、张雪梅、邓泽、罗正刚、姜东华、童清、李良 昌、罗承燕、倪娅、郭明、张祖娟、刀蕊、唐学明、李逊。 I DB5308/T 14.4—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 4 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1 范围 DB 5308/T 14的本部分规定了铁皮石斛的术语和定义、质量安全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贮运等。 本部分适用于干品枫斗的质量安全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2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26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36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 GB/T 23204 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23380 水果、蔬菜中多菌灵残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SN 339 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检验方法 SN/T 711 进出口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 法 SN/T 1975 进出口食品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1 DB5308/T 14.4—2013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5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铁皮石斛枫斗 铁皮石斛采收后,除去部分须根、杂质,用炭火等加温烘焙,经软化、反复搓揉,呈螺旋状的加工 品。 4 质量安全要求 4.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感官指标 项目 铁皮石斛枫斗 色泽 未抛光有许多叶鞘包住时,呈灰绿色,抛光后呈黄色或墨绿色。 气味 味淡,口嚼之初坚更,有浓厚粘滞感。 外观形态 呈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 5 cm~8 cm,直径 0.2 cm~0.3 cm,表面有细 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有的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习称龙头,另一端 茎末梢较细习称凤尾。 4.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试验方法 优质品 水分 ≤10.0 总灰分 ≤4.5 水浸出物 多糖 (以无水葡萄糖计) 一级品 ≤12.0 ≤5.0 ≤13.0 GB/T 8304 ≤6.0 GB/T 8306 ≥7.0 ≥6.5 ≥6.0 GB/T 8305 ≥35.5 ≥30.0 ≥24.0 按附录 A 规定的方法测定 4.3 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指标 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2 合格品 DB5308/T 14.4—2013 表3 重金属指标 项 目 要 求 试验方法 总汞(以 Hg 计),mg/kg ≤ 0.2 GB/T 5009.17 总砷(以 As 计),mg/kg ≤ 1.0 GB/T 5009.11 铅(以 Pb 计),mg/kg ≤ 2.0 GB/T 5009.12 镉(以 Cd 计),mg/kg ≤ 0.3 GB/T 5009.15 铜(以 Cu 计),mg/kg ≤ 2.0 GB/T 5009.13 4.4 农药残留指标 农药残留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农药残留指标 项 目 要 求 试验方法 六六六,mg/kg ≤0.01 GB/T 5009.19 DDT,mg/kg ≤0.01 GB/T 5009.19 五氯硝基苯(PCNB),mg/kg ≤0.01 GB/T 5009.136 辛硫磷,mg/kg ≤0.01 GB/T 5009.102 氯氰菊酯,mg/kg ≤0.5 GB/T 5009.146 溴氰菊酯,mg/kg ≤5 GB/T 5009.146 氯氟氰菊酯,mg/kg ≤0.5 GB/T 5009.146 三唑酮,mg/kg ≤0.1 GB/T 5009.126 多菌灵,mg/kg ≤0.1 GB/T 23380 代森錳鋅,mg/kg ≤2.0 SN/T 0711 世高(苯醚甲環唑) ,mg/kg ≤1.0 SN/T 1975 毒死蜱 mg/kg ≤1.0 GB/T 23204 注:各农残检测项目除采用表中所列检测方法外,如有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文公告的检测方 法,且检出限和定量限能满足限量值要求时,在检测时可采用 4.5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微生物指标 项 目 要求 试验方法 菌落总数 ,CFU/g ≤ 10000 GB 4789.2 大肠菌群,MPN /100 g ≤ 400 GB 4789.3 霉菌 , ≤ 250 GB 4789.15 ≤ 25 GB 4789.15 CFU/g 酵母 ,CFU/g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溶球菌) 黄曲霉毒素B1,µg/kg 不得检出 ≤5 GB 4789.4、GB/T 4789.5 、GB 4789.10、 GB/T 4789.11 SN 339 3 DB5308/T 14.4—2013 5 净含量 铁皮石斛枫斗净含量允许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 检测方法 6.1 感官指标 采用目测、鼻嗅、口嚼方法进行检验。 6.2 长度、直径 长度用分度值为1 mm的直尺测量,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 6.3 理化指标检测 理化指标检测按表 2 中规定执行。 6.4 重金属指标检测 重金属检测按表 3 中规定执行。 6.5 农药残留指标检测 农药残留指标检测按表4中规定执行。 6.6 微生物指标检测 微生物指标检测按表5中规定执行。 6.7 净含量测定 净含量的测定按JJF 1070的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加工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标志和包装,检验合 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验收。 7.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部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 型式检验: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7.2 组批规则 4 DB5308/T 14.4—2013 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品种、同一种植方法,同一采收日期、同一加工方法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每份样品数量不低于 500 g,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用于制备实验室样品,一份 作为备样保存。 7.3 判定规则 若各检测项目的结果均符合本标准表1、表2、表3、表4、表5的指标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若检测结果不符合本标准各项指标要求的,除微生物指标外,允许对其它不合格项目重新取样复检,复 测后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分级判定按照表2的指标限值判定为优等品、一级品和 合格品。 8 标志、包装、贮运 8.1 标志 产品包装的标签标识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净含量、包装日期(或采摘日期)、生产日期、保质 期、生产单位、厂址、产品标准号等内容,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8.2 包装 采用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包装材料要求。 8.3 运输、贮存 产品的运输、贮藏应选择清洁、干燥、通风、卫生、无污染的运输工具和场所,运输过程应防止雨 淋、曝晒。严禁与其他有毒有害物混存混运。 8.4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的贮存条件下,铁皮石斛枫斗保质期为2 年。 5 DB5308/T 14.4—201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铁皮石斛中多糖的测定方法 A.1 原理 铁皮石斛含有的可溶性糖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是:糖 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mg~100mg范 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8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 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 min以上。 A.2 试剂 A.2.1 5%苯酚溶液:称取2.5 g重蒸酚,加
DB5308-T 14.4-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02: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