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14746.2
(22)申请日 2021.12.02
(73)专利权人 上海微创惟微诊断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 新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张东路1601号1幢7层
707室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24
专利代理师 吴辉燃
(51)Int.Cl.
C12M 1/00(2006.01)
C12N 15/1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封闭式微 流控芯片的核酸 提取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
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使用
时, 将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
腔室内, 使得样本液在预置腔室内与储存的试剂
发生反应, 通过磁珠携带反应后的目标物, 并借
用磁吸件吸附磁珠, 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微流
控芯片或磁吸件, 使 得磁珠携带目标物移动到下
一个预置腔室, 并最终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
在末尾的预置腔室得到目标物; 然后通过气体动
力组件进行动作, 使 得目标物进入到样品检测腔
室内, 便可以在样品检测腔室完成扩增与检测操
作。 如此可见, 目标物的提取操作, 是位于封闭状
态的预置腔室中完成, 能够降低操作难度, 能避
免污染样本, 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7页
CN 216738277 U
2022.06.14
CN 216738277 U
1.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
包括磁珠以及多个相连通的预置腔室, 所述磁珠置于所述预置腔室中, 两个预置腔室的相
连通处设有控制通断的相变阀; 所述基于 封闭式微 流控芯片的核酸 提取装置包括:
第一温控组件, 所述第一温控组件具有加热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相变阀加
热使得所述相变阀开启以连通所述两个预置腔室;
磁吸件, 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封 闭式微流控芯片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用于吸附所述磁
珠;
第一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封 闭式微流控芯片或所述磁吸件移动, 使
所述磁珠在相通的预置腔室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温控组件具有对所述相 变阀降温处理使得所述相 变阀阻断所述两个预置腔室连通的降
温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
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第一支撑
板;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 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
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机架与第一导向组件;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置
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一支撑 板与所述第一 导向组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压板, 两个第一压板 分别对应压住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相对两
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压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压板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压板在所述驱
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压设在所述封闭式微 流控芯片的防水透气膜上并密闭所述防水透气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
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
温控组件、 所述磁吸件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
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板, 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加热板相邻设置 。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
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预置腔室内的液体混匀的混匀机
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混匀机构包括第一支架、 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的超声换能器、 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架上 的第
一导向轮; 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机架或地面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能露
出至少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的镂空区,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部设有第一避让孔; 所述第一移
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到所述混匀机构的上方,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
第一导向轮相抵触时, 所述超声 换能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
之间设有间隔; 当所述第一导向轮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避让孔中时, 所述超声换能器与其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16738277 U
2中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避让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有所述预置腔室一 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混匀机构还包括第三导向组件, 所述第一支架 通过所述第三导向组件与所述机架或所述地
面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温控组件, 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能够 对所
述封闭式微 流控芯片的样品检测腔室进行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温控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加热板与第三加热板, 所述第二加热板加热的温度高于
所述第三加热板加热的温度, 所述第二加热板与所述第三加热板循环交替给所述样品检测
腔室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温控组件还包括两个半导体制冷片、 散热器与散热风扇; 其中一半导体制冷片置于所
述第二加热板和所述散热器间, 另一半导体制冷片置于第三加热板和所述散热器间, 所述
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风扇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温控组件通过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机架或地面上, 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设有第二导向轮,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部 设有第二避让孔,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到
所述第二温控组件的上方;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相 抵触时, 所述第
二加热板、 所述第三加热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之 间设有
间隔; 当所述第二导向轮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避让孔中时, 所述第二加热板或所述第三加
热板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相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光学检测模块; 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对样
品检测腔室内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光学检测模块包括荧光激发组件、 光纤检测组件与荧光读数组件; 所述荧光激发组件用于
产生荧光, 并将产生的荧光发射到所述光纤检测组件, 所述光纤检测组件用于将荧光导入
到样品检测腔室, 并将经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中的核酸反射的光线导入给所述荧光读数组
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荧光激发组件包括荧光发射端、 二向色镜与荧光出射端; 所述荧光发射端产生的荧光入射
到所述二向色镜, 依次经 过所述二向色镜与所述 荧光出射端向外射出;
所述光纤检测 组件包括第一传输光纤、 检测光纤与第二传输光纤; 所述第一传输光纤
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荧光出射端、 所述检测光纤, 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
光纤与所述 荧光读数组件的荧 光接收端, 所述检测光纤对着所述样品检测腔室;
所述荧光读数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检测相机、 滤光片与荧光接收端, 所述样品检测腔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16738277 U
3
专利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13: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