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20 B 35 DB422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4228/T 028—2019 富硒茶海棠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ng of Se-enriched Malus hupehensis 2019-01-22 发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04-01 实施 发布 DB4228/T 028—2019 前 言 本标准中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恩施硒海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鋆植、张祖安、余祚锟、谭文赤。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管理归口、技术归口单位;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 至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归口、技术归口单位,或者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本 标 准 管 理 归 口 单 位 : 恩 施 土 家 族 苗 族 自 治 州 农 业 局 , 联 系 电 话 : 0718-8222203 , 邮 箱 : [email protected]。 本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0718-8414857,邮箱: [email protected]。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联系电话:0718-8416644,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恩施硒海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718-4333000。 I DB4228/T 028—2019 富硒茶海棠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茶海棠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管理、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 等。 本标准适用于恩施州富硒茶海棠的规范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GB GB GB 3 3095 5084 15618 28050 大气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茶海棠 Malus hupehensis 又名湖北海棠,指木兰纲、蔷薇科、苹果属乔木,高达 8 米;小枝最初有短柔毛,不久脱落,老枝 紫色至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鳞片边缘有疏生短柔毛,暗紫色。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 1 厘米,黄绿色稍带红晕,萼片脱落;果梗长 2-4 厘米。花期 4-5 月,果期 8-9 月。 3.2 富硒茶海棠 Se-enriched Malus hupehensis 利用恩施州富硒土壤资源或硒营养强化技术种植的叶片硒元素含量符合 GB 28050 规定的茶海棠。 4 产地环境 4.1 种植基地应远离工矿区、城区、交通主干线、工业、生活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源。 4.2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且富含硒元素。 4.3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4.4 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1 DB4228/T 028—2019 5 种子管理 5.1 种源选择 选择具有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内在品质优、商品性好等优点的种源。 5.2 种子处理 5.2.1 制备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集果实,种皮分离,阴干或晒干,种子备用。 5.2.2 催芽 5.2.2.1 沙藏法 见附录A。 5.2.2.2 冷藏法 早春用30℃~40℃水,将种子浸泡1h,单层置于阴凉处干燥木板或水泥地面上阴干,将阴干后的种 子拌上手捏成团的河沙,装入布袋,置于通风干燥的5℃~10℃环境下,放置10d~20d。 5.2.2.3 浸种法 播种前约30d,将种子用30℃~40℃温水浸泡 5min~10min,充分搅拌,自然降温后捞出,放入清 水,每天换水1次,浸泡2d~3d后取出自然堆放,每天均匀翻动1次。 6 育苗 6.1 苗圃地 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沃、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6.2 土壤处理 在前茬作物秋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深耕25cm~30cm,并用生石灰消毒处理。 6.3 苗床 苗床以南北向为宜,宽100cm~120cm,沟宽20cm~30cm、沟深15cm~20cm。 6.4 播种 每666.7㎡播种量1.0kg,边开沟、边播种、边覆土。覆土厚度应为0.8cm~1.0cm。 6.5 水肥管理 待苗高达15cm~20cm时,及时除草。进入夏季,注意浇水,可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追肥可用尿 素或生物有机肥、叶面肥。 7 移栽 7.1 起苗 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起苗,起苗前10d浇水一次。起苗时保留地径6至8倍的土球。剪除多余 根梢与生长不良的苗梢,疏除侧枝,保留辅养枝。 7.2 2 运输 DB4228/T 028—2019 运输时包裹根部土球,遮阳。 7.3 定植 7.3.1 挖穴 定植前15d挖种植穴,种植穴以边长40cm、深度35cm为宜,穴距以200cm为宜。 7.3.2 施底肥 穴底铺15cm厚的农家肥作底肥,底肥上铺10cm厚的表土,踩实。 7.3.3 植苗 将苗木垂直放置于种植穴中央,以表层土覆土压实,土壤高于地面5cm~10cm。 7.3.4 浇定根水 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对浇水时产生的坑洞应及时填土。 8 田间管理 8.1 水肥管理 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添加硒肥。 8.2 树势控制 适时抹芽,修剪徒长枝。 8.3 病虫害防治 8.3.1 农业防治 通过栽培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包括优化生态环境、采摘、排水、施肥、修剪等。 8.3.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性、群集性和食性等习性,通过信息素、光、色等诱杀或机械捕捉防治害虫。主要方 法有:人工捕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 8.3.3 生物防治 通过保护利用天敌来控制、压低和消灭病虫害。 9 采收 按 GB/Z 26578 执行。 9 贮存 移栽后第二年春末夏初,选择晴天适时采收成熟叶片。 3 DB4228/T 028—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沙藏法 选择阴凉干燥处,挖深 50cm~60 cm、宽 40cm~50 cm的沟,长度可根据种子数量而定,在沟底铺 5cm~10cm细河沙,将种子与河沙按1∶20的比例拌匀,放入沟内,距地面 10 厘米处,用河沙覆盖,一 般要高于地面,呈屋脊状,上面再用草垫盖好,含水量宜在8%左右,湿度以手握成团而无水滴出、放开 一触即散为宜。层积45d,层积期间,要注意湿度变化,以防霉烂、过干或过早发芽。春季大部分种子 露白时,即可播种。(见图A.1) 河沙层(距地面 10cm) 种沙混合物(35cm~40cm) 河沙层(5cm~10cm) 图 A.1 沙藏法型式示意图 4

pdf文档 DB4228-T 028-2019 富硒茶海棠种植技术规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28-T 028-2019 富硒茶海棠种植技术规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4228-T 028-2019 富硒茶海棠种植技术规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4228-T 028-2019 富硒茶海棠种植技术规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43: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