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01 CCS B 15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050—2021 代替 DB11/T 1050—2013 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2021 - 12 - 28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050—2021 目 前 次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虫情监测与危害调查 ................................................................. 2 5 预测预报........................................................................... 2 6 防治措施........................................................................... 3 7 防治效果调查....................................................................... 3 附录 A(资料性)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危害特征及生活习性 ................................ 5 附录 B(规范性)梨小食心虫调查记录表 .................................................. 6 附录 C(资料性)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与物候关系表 ...................................... 7 参考文献.............................................................................. 8 I DB11/T 105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并废止DB11/T 1050—2013《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与DB11/T 1050—201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调整为“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 范 总则”(见 2,2013 版的 2); b)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和“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 则(八)”,调整为“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见 2,2013 版的 2); c) 删除了期距法预测预报以及翻树盘、糖醋液诱杀和生物防治 3 项防治措施(见 2013 版,6.1, 7.1.3,7.2.1,7.3); d) 更新了化学药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药剂种类和性信息素迷向法技术内容(见 7)。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中心、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果品 办公室、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书军、曹利军、陈金翠、宫亚军、王合、王睿琦、石宝才、徐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 1050—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 1050—2021 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的发生程度、虫情监测与危害调查、预 测预报、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调查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桃、梨、苹果、樱桃等果树梨小食心虫的监测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异名Laspeyresi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蛀梢、 蛀果类害虫,其幼虫主要危害梨、苹果、海棠、沙果、山楂、桃、杏、李和樱桃等果树果实以及桃、樱 桃等果树新梢。 注: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危害特征及生活习性见附录A。 3.2 虫情监测 insect monitoring 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害虫在监测区内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 3.3 受害果率 ratio of infested fruit 被梨小食心虫危害的果实数量与调查果实总数量的比例。 3.4 受害梢率 ratio of infested shoot 1 DB11/T 1050—2021 被梨小食心虫危害的新梢数量与调查新梢总数量的比例。 3.5 卵果率 ratio of fruit with egg 带有梨小食心虫卵的果实数量与调查果实总数量的比例。 4 虫情监测与危害调查 4.1 成虫监测 4.1.1 诱捕器设置与管理 3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有代表性的桃园、梨园、苹果园或樱桃园内,设置水盆式诱捕器或三角型诱 捕器5个,诱捕器间距应在50 m以上;每日定时记录诱蛾数量,调查结果填入梨小食心虫成虫(诱蛾量) 记录表,应符合附录B表B.1;诱芯每月更换一次。 4.1.2 水盆式诱捕器监测 水盆式诱捕器的水盆直径20 cm~30 cm,深度10 cm~15 cm,水盆距离地面1.5 m左右,挂在较粗 的枝条上;水盆内放入含0.5%洗衣粉的水溶液,液面距离盆沿2 cm~3 cm,使用细铁丝在盆中央固定 诱芯1个,诱芯位于水面上方1 cm~2 cm。及时补充盆内的洗衣粉水溶液,保持液面高度,其他要求符 合4.1.1。 4.1.3 三角形诱捕器监测 三角形诱捕器应悬挂在通风条件较好、树冠上部1/3处的较粗枝条上,高度不低于1.7 m;诱芯放置 在诱捕器中部,距离底部的粘虫板1 cm处。应根据粘虫效果及时更换粘虫板,其他要求符合4.1.1。 4.2 危害情况调查 4.2.1 新梢受害情况 5月上旬和6月上旬,按照五点式、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或“Z”字式选取样树10株,分别 调查受害新梢,每株调查新梢30个,调查结果填入梨小食心虫受害梢率情况记录表,应符合附录B表B.2, 并计算新梢受害率。 4.2.2 果实受害情况 果实定果后,按照4.2.1的方法选取样树,调查果实受害情况。每株调查果实30~50个,记录受害 果实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结果填入梨小食心虫受害果率情况记录表,应符合附录B表B.3,并计算 受害果率。 5 预测预报 5.1 诱集法 根据历年成虫发生时间、成虫数量和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数据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年气象数据 资料及成虫监测情况,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 2 DB11/T 1050—2021 5.2 物候期法 利用常见植物的物候期与梨小食心虫各虫态发生期之间的关系,预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期。梨小食心 虫成虫发生期与物候关系见附录C。 5.3 调查卵果率 果实定果后,按照4.2.1的方法选取样树,每3 d调查1次卵果率,每株调查果实30~50个,调查结 果填入梨小食心虫卵果率情况记录表,应符合附录B表B.4。 6 防治措施 6.1 农业防治 6.1.1 合理配置树种 新建果园应避免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与梨、苹果等仁果类果树混栽,两类果树种植距离宜间 隔300 m以上。 6.1.2 刮除树体老翘皮 1月前,宜刮除果树主干、主枝上的老翘树皮,集中销毁处理。 6.1.3 剪除受害新梢 5月上旬~8月下旬,及时剪除受害新梢,集中销毁处理。 6.1.4 清除受害果实 果实生长期及采收后,及时摘除受害果实,清理落果,集中销毁处理。 6.1.5 诱集越冬幼虫 桃树8月中下旬,梨树、苹果树9月中下旬,可在树干上捆绑草把、布条或瓦楞纸等,诱集越冬幼虫, 翌年2月底前取下,集中销毁处理。 6.2 生物及物理防治 6.2.1 性信息素迷向法 桃树和梨树开花前10 d,使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产品防治成虫。施用位置、数量和更换频率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宜大面积连片、连续多年使用。 6.2.2 果实套袋 桃、梨、苹果等果实定果后,套袋预防。 6.3 化学防治 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或卵果率达到1%时,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药剂使 用方法应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执行。 7 防治效果调查 3 DB11/T 1050—2021 在害虫发生期内,及时调查受害梢率和受害果率,评估防治效果。调查方法分别按4.2.1和4.2.2 操作,调查结果分别填入表梨小食心虫受害梢率情况记录表和梨小食心虫受害果率情况记录表,应分别 符合附录B表B.2和表B.3。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程度可用受害梢率和受害果率表示,其中以受害 果率为主要指标,受害梢率为辅助指标,指标划分为5级,分级标准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发生(危害)程度级别 1 2 3 4 5 受害梢率(%) <1 1~2 2~3 3~4 >4 受害果率(%) <1 1~3 3~5 5~8 >8 4 DB11/T 1050—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危害特征

pdf文档 DB11-T 1050-2021 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050-2021 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050-2021 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050-2021 梨小食心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52: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