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65.020 B 1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163.2—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2部分:果树 Rules for forecast technology of mirid bugs- Part 2:Fruit tre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0-26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163.2—2016 前 言 NY/T2163《盲蝽测报技术规范》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棉花; 一第2部分:果树; 一第3部分:茶树; 一第4部分:首猎。 本部分为NY/T216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 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陆宴辉、姜玉英、曾娟、刘杰、门兴元、封洪强。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163.2—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2部分:果树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枣、葡萄、苹果、桃、梨、樱桃6种果树上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诱测、系统调查、 普查、预测预报方法和数据汇总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全国果园盲蝽调查和预测顶报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2. 1 盲蝽mirid bugs 女草首蝽 半翅目盲 Apol ygus lucorum (Meyer Lygus pratensis (L.)]。 uir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果棉混 作区(含果树单作区 (含果树单作区)主 主 ESEAF 2.2 发生代次划分 seneration division 以卵作为世代划 小分的起点虫 成虫的所作为当年 可,划分为一代卵、一 代若虫、 代成 代卵 若虫、二代成虫:依次类推。为害果树的主要 代盲蝽。 2.3 新被害株 hewl damaged plants 被害状 果树嫩叶 幼嫩组织受盲蝽为害初期出现黑色小 ·表现此种社 犬的植株为新被害株, EN 同分别称为新被害叶、新被害花和新被害幼果。 依受害部位 不 3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以果树主要 害育斯 度,分为5级,即轻发 生(1级)、偏轻发生( 级指标见表1。 重发生 盲蜻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果园 抽枝展叶期 花期 幼果期 级别 平均百芽(百梢)虫量Y),头 平均百芽(百)虫量) 平均百芽(百梢)虫量(Y),头 1 L>X>90 VY 0.5≤Y<2 1<Y<2 2Y5 2 2≤Y<5 2Y<5 5<Y<8 5<Y<8 3 4 5<Y<10 8≤Y<12.0 8<Y<12 Y≥10 Y≥12 Y>12 5 成虫诱测 4.1设置地点 在常年适宜盲蝽发生的果园,面积不小于1000m,分别设置灯诱、性诱点,各地可依当地条件选择 1种工具每年固定进行。诱测时间为4月1日至6月30日、9月1日至10月31日。 1 NY/T2163.2—2016 4.2诱测方法 4.2.1灯诱 田间设置1台20W灯具。要求其四周100m范围内没有高大建筑物、树木遮挡和强光源。灯管下 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需每年更换一次新的灯管。各地依据当地优势盲蝽种类确定一种波长 的灯管(见表A.1)。每日调查灯下成虫发生数量,分别记载盲蝽种类,结果记入盲蝽灯诱记载表(见表 B. 1) 。 4.2.2性诱 各地依据当地优势盲蝽种类确定性诱剂种类(见表A.2)。选用桶形诱捕器,诱芯一个月(新疆 20d)更换一次。放置3个诱捕器.沿植株行放置,每个相距50m,兼顾果园中间和周围(与果园边距离 不少于5m)。诱捕器挂置在果树中部枝条的外围树荫处.高于地面1.5m。每日调查诱捕器中成虫发 生数量,记载盲蝽种类,清除诱捕器中虫体。结果记人盲蝽性诱记载表(见表B.2)。 5系统调查 5.1越冬卵调查 5.1.1调查时间 3月中下旬进行1次调查。 5.1.2调查地点 选择当地常年发生重的代表性成株果园3个,固定为系统调查园。 5.1.3调查方法 5.1.3.1冬枣采用剪枝查卵法 在每块枣园随机选取10株枣树,估测每株树上春剪残桩的数量,并从每株枣树上随机剪取5个春 剪残桩带回室内剥查。在室内,逐一检查每个残桩上是否有盲蝽卵。若发现有卵,用昆虫解针拨下 卵,并记录有卵的残桩数和每个残桩上的卵量。 5.1.3.2枣树其他品种以及其他果树种类采用越冬芽(含枣树的枣股)查卵法 在每块果园随机选取10株果树,估测每株树上越冬芽的数量,并从每株果树上随机采集5个越冬 芽带回室内剥查。室内用昆虫解剖针拨开越冬芽,逐一调查越冬芽上是否有卵及每个越冬芽上的卵量。 结果记入果园盲蝽越冬卵基数调查记载表(见表B.3)。 5.2果园虫量调查 5.2.1调查时间 从4月10日起至6月30日止(其中,樱桃至5月20日止);每5d进行一次调查。 5.2.2调查地点 在越冬卵系统调查园中进行。 5.2.3调查方法 每个果园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株,每株选取5个嫩芽或新梢,快速目测盲蝽种类、虫态 和数量,折百芽或百梢虫量,计算各虫态虫量所占比率,结果记人果园虫量系统调查记载表(见表B.4)。 虫量调查的同时,检查各个嫩芽或新梢上嫩叶、花、幼果数量及其被害数量,分别计算被害率。结果记入 果树受害情况系统调查记载表(见表B.5)。 6果园普查 6.1普查时间 根据系统调查情况,当1代~2代(樱桃园只调查1代)主要优势种处于2龄、3龄若虫高峰期进行 普查。 2 NY/T2163.2—2016 6.2普查果园数量 每次普查果园不少于10个。 6.3普查方法 6.3.1虫量普查 每块果园随机取2点,每点查2株,选取5个嫩芽或新梢,快速目测盲蝽若虫和成虫数量,折百芽或 百梢虫量。 6.3.2果树受害情况普查 在虫量普查的同时调查果树受害情况,即每块果园随机取2点,每点调查2株,每株选取5个嫩芽 或新梢,检查嫩叶、花、幼果数量及其新被害数量,分别计算各自的被害率。 果园虫量和果树受害情况普查结果记人果园盲蝽虫量和为害情况普查记载表(见表B.6)。 依普查情况估算和确定1代~2代盲蝽在果园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结果记人果园盲 蝽发生防治情况普查表(见表B.7)。 7预测方法 7.1发生期预测 7.1.1历期预测法 通过对田间不同世代、不同虫龄发生量的系统调查结果,确定其发生百分率达始盛期(16%)、高峰 期(50%)和盛末期(84%)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各虫态的平均历期(见表C.1和表 C.2,推算出下一代、一个或几个虫态的相应发生日期。如根据上一代4龄以上若虫占约50%的日期, 预测下一代3龄若虫高峰期,其预测值按式(1)计算。 D=D十 T+T,+T,+T+T+T2+ ..(1) 式中: D3 —下一代3龄若虫高峰期; D4 上一代4龄若虫高峰期; Ti、T2、T3、T4、T分别指1龄至5龄若虫历期; Tp.T. 分别指成虫产卵前期和卵期。 7.1.2期距预测法 期距预测法是根据当地积累的多年历史资料,总结出当地某种盲蝽两个世代之间或同一世代各虫 态之间间隔期的经验值,即期距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将田间害虫发育进度调查结果,加上一个虫态期 距或世代期距,推算出下一个虫态或下一个世代发生期。如根据二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的日期,预 测三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其预测式按式(2)计算。 服务平台 Dn=D2a十d3±S 式中: D,—三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 D2.3 二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 dz.3- 二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至三代2龄、3龄若虫高峰期的期距; 标准差。 7.2发生程度预测 7.2.1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 根据当地田间调查的正常生长发育的盲蝽数量(即基数),以及多年研究出来的该种害虫的繁殖系 数,预测该害虫下一代的发生数量。亦可通过依据当代盲蝽的发生数量,结合历史资料和发生程度分级 3 NY/T2163.2—2016 指标来预测下一代发生程度(参见表C.3)。 7.2.2综合分析预测法 根据越冬卵量、一代残留虫量和各寄主作物面积比率,结合气象、天敌和果树种植等因素,参照历史 资料,综合分析做出下一生育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预测(参见表C.4)。 数据汇总 在各项调查结束时,填写果园盲蝽调查资料表册(见附录B),用于各地保存留档。 服务平台 NY/T2163.2—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成虫诱测工具种类 A. 1 诱测盲蝽可选择的灯具波长 见表A.1。 种类 绿盲蝽 530 nn (蓝光) 56 粉光) 牧草盲蝽 em 20 光 注:按盲蝽 对各火 具趋光性 由强到弱排 A.2不同盲蜡种类的 诱剂成分配比和含量 见表 表 不同盲种类的性诱剂成分配比和含 种 类 要成分 芯有效成分含量 绿盲 春 已烯酯 20mg/个 牧草盲 蜻 丁酸己酯 服务平台 5

pdf文档 NY-T 2163.2-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2部分:果树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163.2-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2部分:果树 第 1 页 NY-T 2163.2-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2部分:果树 第 2 页 NY-T 2163.2-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2部分:果树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