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1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77—2015 农药沉积率测定方法 Test methods of pesticide deposition rat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67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1/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小兵、赵晓萍、李良波、王小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NY/T 2677—2015 农药沉积率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雾机喷洒农药时,在靶标(作物)上农药沉积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喷杆式、风送式等大型喷雾机在大田作物(如水稻、小麦、棉花等作业农药沉积率的 测定,其他喷雾机(器)作业时农药沉积率的测定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农药沉积率 pesticide deposition rate 喷药后沉积在靶标(作物)上的药量占总施药量的百分比。 2. 2 示踪剂tracer 模拟农药沉积的可追踪的标记物质。 2. 3 试验区域 experiment area 测试农药沉积率的试验地块。 2. 4 采样小区 samplespot 在试验区域中设计的采样区域。 3试验条件 3.1气象条件 试验时,风速应不大于3m/s,风向相对稳定,环境温度:5℃~30℃,相对湿度:50%~80%。 3.2试验地块 试验地块应尽可能选择无障碍物(如电线杆、建筑物、树木及围栏等)。 3.3示踪剂 推荐使用荧光蛋白试剂,如Rh-B(罗丹铭)、荧光粉等 3.4试验仪器及设备 试验用仪器包括荧光分光光度计、叶面积测量仪、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风向仪、电子天平、皮卷 尺、磅秤、常用玻璃仪器(如培养血、微量移液枪等)、去离子水、振荡器等。主要测量仪器应通过校准或 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技术要求见表1。 表1主要测量仪器技术要求 序号 仪器名称 准确度 波长精度:2nm 荧光分光光度计 1 波长:330nm~750nm 波长重复性:0.5nm 1 NY/T2677—2015 表1(续) 序号 仪器名称 量程 准确度 最大测量长度:1000mm 测量精度:土2% 2 叶面积测量仪 最大测量宽度:150mm 分度值:0.1mm 最大测量厚度:3mm 3 电子天平 分度值:0.01g 0g~500 g 4 磅秤 0 kg~50kg 分度值:0.05kg 5 微量移液枪 0mL~100mL 分度值:1mL 6 皮卷尺 0m~30m 分度值:1mm 3.5试验记录 试验时应记录气象条件、试验介质、喷雾机状态、作业情况等信息,内容参见附录A。 4试验方法 4.1试验机具的准备 4.1.1检查喷雾机功能 测定前先将喷雾机药箱内装入清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喷雾,检查各工作部件(如风机、液泵、调压 阀、喷洒部件、搅拌装置等),确认喷雾机工作状态正常,各连接部位无液现象。 4.1.2确定喷雾量 4.1.2.1应根据防治对象的特性确定本次试验喷头的型式、喷孔直径、可调喷头的调节位置以及喷雾 压力等,并测量规定状态下的喷雾量。 4.1.2.2同一种工作状态下喷雾量应重复测量3次,且相互间最大差值与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的 比值不应超过5%,否则应重新测试。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确定为喷雾机的喷雾量9。 4.1.3确定行走速度 根据实际施药情况按式(1)估算喷雾机行走速度。 =600X (1) Bq 式中: 喷雾机行走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U 喷雾机的喷雾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 q B 喷雾幅宽,单位为米(m); Qo——农艺上要求的单位面积施药量,单位为升每公(L/hm²)。 4.2试验溶液的准备 4.2.1确定示踪剂荧光值与浓度的函数关系 4.2.1.1称取定量荧光试剂放置在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将其溶解并搅拌均勾,配制成已知质量 浓度的母液。用移液枪从已知质量浓度的母液中移取5个~8个不同容量的母液(如:5mL、10mL、 15mL..)分别放置各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配制成已知质量浓度(一般为0.2ug/mL~ 2.5μg/mL)的系列荧光试剂溶液。 4.2.1.2配制好的溶液,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不同光波下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最大吸收波长。 4.2.1.3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用确定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对已知质量浓度的系列荧光试剂溶液 进行荧光值(即吸光度)测量,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荧光值与浓度值的对应标准函数关系,见 图1。 4.2.2配制试验溶液 2 NY/T2677—2015 2.5 21 Ta y=ar+b 度值 1. 浓0.5 0 50 100 150 200 250 荧光值 图1浓度值一荧光值标准函数关系 取定量的荧光试剂,用去离子水稀释成浓度为0.5μg/mL~1.0μg/mL的荧光试剂溶液。 4.2.3测定作物叶片上示踪剂回收率 用微量移液枪从配制的试验溶液中移取5个~8个等量样液滴在按作物不同叶片实际占比选定的 不同叶片上。待溶液晾干后,将各叶片剪碎后分别放人定量去离子水中充分振荡洗脱(各叶片洗脱去离 子水容量相同),同时将等量样液放在相同容量的去离子水中充分振荡,然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 洗脱液的吸光度,并按式(2)计算作物叶片上示踪剂回收率。 k= X100 (2) n(Xpray -X.) 式中: k 作物叶片上示踪剂回收率,单位为百分率(%); 'x 第i个叶片洗脱液吸光度; X。 纯去离子水的吸光度; n 作物叶片取样数量; X pray 等量样液稀释后的吸光度。 4.3采样点布置 4.3.1确定采样小区 在试验区域上,按对角线五点式定点法(图2)确定采样小区中心点位置。每个采样小区的面积为 2m²~5m²,可取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取样面积内应尽可能覆盖较多作物。 4.3.2确定采样点 4.3.2.1对撒播作物,在采样小区内可按五点式定点法选取或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植株。对条播 作物以按行取段方式,行数不应少于2行。在采样段内等分或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植株。若植株 较大,也可在选定的植株上选取有代表性(分上、中、下三层取样)的叶片确定为采样叶片。 4.3.2.2选定的作为采样用植株应不受喷雾机行走时碰压干扰,并应做好标记。 试验地宽度W 采样小区 中心点位置 试验地长度1 图2对角线五点式定点法 3 NY/T 2677—2015 4.3.3采样小区作物叶片的总面积计算 采用叶面积测量仪测定各采样小区采样植株的叶面积fm一,取平均值作为采样小区内作物的叶 面积系数,并根据采样小区内植株总数计算出采样小区内作物叶片的总面积fi。或者用植物冠层分析 仪直接测算出采样小区内作物叶片的总面积。 4.4喷酒试验及计算 4.4.1喷洒作业 根据试验地块大小在喷雾机药箱内加人适量的试验溶液,调整调压装置至规定的喷雾压力,按 4.1.3确定的行进速度匀速行走进行喷雾作业。按式(3)计算整个试验区域试验溶液喷洒总量Q。 (3) Q=qXt 式中: Q——整个试验区域试验溶液喷洒总量,单位为升(L); t一整个试验区域喷洒作业总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4.4.2试样收集和处理 4.4.2.1喷雾结束后待植株上试验溶液无明显滴落时,采摘各采样小区标记的采样点处植株或叶片, 分别保存并做好标识,且放在不透光的密闭容器中。 4.4.2.2使用振荡器和定量的去离子水分次将荧光试剂从植株或叶片上完全洗脱,再使用荧光分光光 度计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确定其浓度,并按式(4)计算出各采样小区内沉积在作物上的有效试验溶液 的液量m。 (4) Pspray f smpl- 式中: m 第i个采样小区内作物上沉积的有效试验溶液的液量,单位为毫升(mL); psmpl-i 第i个采样小区采样植株或叶片洗脱液的荧光试剂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无试验溶液的植株或叶片洗脱液的荧光试剂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po K 校准系数(等于回收率的倒数,1/k); V: 第i个采样小区采样植株或叶片定量洗脱水液量,单位为毫升(mL); Pspray 试验溶液荧光试剂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fsmpl-i 采样小区采样植株数,或采样叶片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f 采样小区总植株数,或总叶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4.5结果计算 4.5.1整个试验区域沉积在作物上的有效试验溶液总量 计算沉积在5个采样小区作物上的有效沉积溶液总量,并按式(5)计算出整个试验区域内沉积在作 物上的有效试验溶液总量M。 M= (5) 式中: M 在整个试验区域作物上的有效沉积溶液总量,单位为毫升(mL); F一试验区域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F-———第i个采样小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4.5.2农药沉积率 按式(6)计算。 4 NY/T2677-2015 M (6) 式中: 一农药沉积率,单位为百分率(%)。 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77-2015 农药沉积率测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