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01 B 1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tropical crop germplasm- litchi downybligh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8-12-19发布 2019-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NY/T333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新春、孙进华、王家保。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种质资源抗荔枝霜疫霉病(Phytophthoralitchii)鉴定 的术语和定义、抗性鉴定、抗性鉴定有效性判别、重复鉴定、抗性终评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荔枝种质资源霜疫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才 文件 2. 1 荔枝霜疫霉病 由荔枝霜疫霉菌(Phytophthora rehr 引起的一种危害荔枝叶 的卵菌病害。病害 症状参见附录A。 2. 2 S 人工离体接种 artificial noculationinJitro 用人工繁殖或收集的病原物,按 定量对离开树体后的接种对象接种,并模拟 自然发光 病条件诱导接 RCH 种对象发病。 R 2.3 果实成熟适度 the fruit mature moderate 果实的发育达到 核品种 中固有的果形大小外观色泽和品质风店 2. 4 抗性评价 evaluat 根据选用的技术标 准判别寄 水平的捕述 3抗性鉴定 3.1接种体准备 3.1.1荔枝霜疫霉菌分离纯化 从典型荔枝霜疫霉病病果上 分高、纯化和单疗培养后鉴 荔枝霜疫霉菌 经柯赫法则确定其具有 致病力。 3.1.2荔枝霜疫霉菌培养 荔枝霜疫霉菌在PDA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至 3.1.3荔枝霜疫霉菌悬浮液配制 接种前培养平板加人10mL无菌蒸馏水以淹没菌丝体,室温放置30min。轻轻刮起培养基上的菌 丝体,同水一起转人无菌的收集瓶中。剧烈震荡收集瓶,使菌丝体分散,用1层无菌纱布过滤后收集于 无菌容器中。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法计算孢子囊浓度,配制成4×106个/mL的孢子囊悬浮液。 3.2鉴定材料准备 3.2. 1选果 每个供试材料选取60个大小均匀、外观无损伤且成熟适度的果实。 3.2.2清洗 1 NY/T3332—2018 每个供试材料的果实用2L无菌蒸馏水浸洗,自然后晾干后1h内用于接种。 3.2.3对照品种 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品种。 3.3接种 3.3.1接种盒准备 保鲜盒(35cm×22cm×10.5cm)底部铺3层纸巾,倒入无菌水至浸过纸面,翻转保鲜盒倒出未吸 湿的水分。 3.3.2接种方法 将每个供试材料果实在1L孢子囊悬浮液(4×104个/mL)其中完全浸泡5min,使果实表面均匀接触 到霜疫霉菌孢子囊。接种果实沥干水分后均匀间隔放置于保鲜盒纸巾上。盖上保鲜盒,28℃恒温放置。 3.3.3病情调查和记载 果实接种后每隔24h记录一次单个果实的发病面积百分比,并依据表1归档记录单个果的病情等 级。连续观察记录到第5d。 表1荔枝霜疫霉病病情等级划分标准 病情等级 发病面积百分比(P),% 0 P=0.00 1 0.00<P≤10.00 3 10.00<P≤33.33 5 33.33<P≤50.00 7 50.00<P<75.00 9 P>75.00 3.3.4病情等级鉴定 供试材料每天的病情等级按式(1)计算病情指数。 FXU. DI =100 X (1) UX9 式中: DI 病情指数, F 第i级病情级别-0.1、3、5、7、9); 第i级病情级别对应果实数量; n 处理果实总数量; 9 最高级病情级值; 一求和。 3.3.5抗性水平鉴定 以对照品种发病程度达到正常水平时的病情指数为依据,根据表2的抗性分级标准划分抗性水平。 表2荔枝霜疫霉病抗性水平划分标准 抗性水平 病情指数(DI) 高抗(HR) DI<10.00 中抗(MR) 10.00≤DI<25.00 抗病(R) 25.00≤D<50.00 感病(S) 50.00≤D<75.00 中感(MS) 75.00≤DI<90.00 高感(HS) DI≥90.00 2 NY/T 3332—2018 3.3.6接种与鉴定后材料的处理 将接种与鉴定后的材料做无害化处理。 4抗性鉴定有效性判别 以对照品种发病程度明显异常时判定该实验无效。 5 重复鉴定 鉴定品种若初次鉴定表现为抗病,后续应进行一次以上重复鉴定。 6 抗性终评 进行重复鉴定后,鉴定2次的,以抗性水平最低的评价结果作为供试材料的最终评价结果;鉴定次 数2次以上的,以出现频率最多的抗性水平评价结果作为供试材料的最终评价结果。抗性评价结果按 照附录B中表B.1和表B.2的格式填写。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 NY/T3332—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荔枝霜疫霉病症状 引起荔枝霜疫霉病的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 vtobhthoralitchii),主要危害叶片、花穗及果实, 近成熟或成熟果实受害尤为严重。叶片受害先是出现褐色小斑点 后扩大成淡黄色不规则形病斑,天气 潮湿时,表面长出白色霜状霉层。 花穗受害堂 褐色腐烂。果 实受害多从果蒂开始,初在果皮 表面出现褐色不规则病斑后扩大至全果变果鬼肉烂成浆。有刺鼻的酒味和酸味,并流出黄褐色汁 液,病部表面长出白色霜状物 服务平台 NY/T3332—20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病害调查结果记录表 B.1荔枝种质资源果实对荔枝霜疫霉病抗性评价的调查结果(第次重复) 见表B.1。 表 B. 1 荔枝种质资源果实对荔枝霜疫霉病抗性评价的调查结果(第 次重复) 果实次序 2 3 4 5 6 7 8 9 10 病情级别 果实次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病情级别 B.2荔枝种质资源果实对荔枝霜疫霉病抗性终评结果 见表B.2。 表B.2荔枝种质资源果实对荔枝霜疫霉病抗性终评结果 序号 种质名称 抗性终评 1 2 3 4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5 5

pdf文档 NY-T 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第 1 页 NY-T 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第 2 页 NY-T 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