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1.060.50
CCS
C68
团体 标准
T/QGCML 1006—2023
铝电解破损槽的识别、 修理和维护技术规范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damaged cells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
2023 - 07 - 13发布 2023 - 07 - 28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1006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分类 ................................ ................................ ............... 1
5 破损识别 ................................ ................................ ........... 1
6 破损修理 ................................ ................................ ........... 2
7 维护 ................................ ................................ ............... 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1006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解铝分公司、山西华
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发供电分公司、山西兆丰天成铝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兆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备电厂。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郭福宝、石晓亮、王彦俐、贾晓刚、仝福祥、丁晓平、师计小、纪晓君、 赵建
伟、张鹏君、加盼盼、王瑜、张志强、李育青、王鹏洲、王军、张燕云、王雅芳、张玮、冀文燕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1006 —2023
1
铝电解破损槽的识别、修理和维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铝电解破损槽的识别、修理和维护 技术规范 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破损识别、破损修
理和维护 。
本文件适用于 铝电解槽 阴极内衬破损 的识别、修理和维护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4492 500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449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
铝电解槽常见的阴极内衬破损 有:
—— 槽底隆起 ;
—— 阴极炭块断裂 ;
—— 阴极炭块形成冲蚀 及层状剥离 。
5 破损识别
5.1 破损判定
5.1.1 杂质量变化
确认破损槽 的方法观察铝中杂质含量的变化,铁含量< 0.2%,硅含量< 0.15%为正常值;若出现 铝
液中铁含量连续上升,并且没有稳定和下降趋势,而且硅含量也出现上升势头,则可以判定该电解槽阴
极钢棒已开始被熔化,阴极内衬已出现破损。
5.1.2 外观变化
观察电解槽内 当阴极底部炭块出现大面积不规则隆起,隆起高度超过 15cm,且槽底压降超过 550mV
时,则可以认定阴极炭块已严重破损。槽壳严重变形,槽壳钢板有局部发红现象,可以判定该槽严重破
损。
5.2 破损检查
当确认槽底有可能破损后,必须进 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找出破损部位,确定破损程度,以便采取相
应措施,检查方法如下:
—— 用铁钩探查槽底 :将铁钩深入阳极下面,钩尖向下擦着槽底拖动,当探查到有坑洼或缝隙的
地方时,将钩尖深人坑洼或缝隙中,钩探并估计其深度和大小,记下大致位置;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1006 —2023
2 —— 测量阴极钢棒温度和槽底槽壳温度, 对于大型预焙槽,可通过测量阴极钢棒温度和槽底槽壳
温度来初步判断破损 部位, 可按阴极钢棒排列顺序依次测量钢棒端头表面温度, 并做好记录:
测槽底槽壳温度则应先将槽底分成 20个以上小方块,编号,每个小方块测量 1-2点,按编
号做好记录;
正常槽的阴极钢棒和槽底温度均不超过 100℃,若测温超过 100℃,则可判定破损位置。
6 破损修理
6.1 修补材料
一般的修补材料为镁砂、镁砖、氟化钙等。
6.2 修补方法
电解槽破损部位确定之后,应及时进行修补。
a) 先将填补材料预制成块,其形状大小可根据破损部位的尺寸,分为一块或几块 ;
b) 将材料放置在漏勺内,用大钩或铁钎在上面压住,慢慢送至破损位置。
6.3 修补检查
填补后约 24h进行原铝分析, 若铁含量稳定或略有下降,说明破损部位修补成功;若填补白原铝含
铁量继续升高,说明修补失败或另有破损处,必须重新检查和修补,直至收效为止。
7 维护
破损槽填补好后,必须加强维护,保持填补处不被破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调整技术条件,保持较低的电解温度;
b) 出铝量要均匀,保持稳定的铝水平;
c) 适当提高铝液高度,使槽底温度比正常槽略低;
d) 要特别防止热槽发生,以免填补材料完全熔化;
e) 严格控制阳极效应系数和效应持续时间,避免因效应时产生的大量热量熔化填补材料;
f) 严禁用铁钩等工具钩扒槽底或扒沉淀,以免破坏填补处或将坑、缝中的填补材料荡出;
g) 避免各种病槽的发生,保持电解槽正常稳定运行,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尽
快排除。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1006—2023 铝电解破损槽的识别、修理和维护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7-15 13:01: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