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100 CCS C50 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248—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社区(村)终末消毒技术与评价规范 Terminal disinfection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in community (village) f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22 - 03 - 21 发布 2020 - 03 - 23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T 424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燕、吴晓松、黄立业、范晶晶、周信、周楠、王嵬、罗直智、邵蔚、王晓蕾、 张伟、沈益鸣、曹淦、张杨、唐晨晨、徐勤、孙巍、王翔、夏俊鹏、游颖琦、张守刚。 I DB 32/T 4248—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社区(村)终末消毒技术与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区(村)终末消毒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消毒 前准备、消毒方法、消毒后操作和现场消毒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污染的 社区(村)的公共场所、居家等场所的终末消毒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 GB/T 38502 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 WS 695-20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共交通工具消毒与个人防护技术要求 WS/T 683 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 WS/T 774-202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 DB32/T 3756-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2 终末消毒 terminal disinfection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 3.3 消毒过程评价 disinfection process evaluation 1 DB 32/T 4248—2022 针对现场消毒各环节进行的评价,通过核查消毒工作方案、消毒产品、消毒操作等关键因素,评价 现场消毒工作是否合格。 3.4 消毒效果评价 disinf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针对现场消毒效果进行的评价,通过测试消毒前后微生物的减少量,评价现场消毒工作质量是否合 格。 4 基本要求 4.1 工作人员 4.1.1 消毒工作人员应经过消毒专业培训,掌握消毒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消毒剂的配制 和使用、消毒器械的使用和维护等。 4.1.2 消毒评价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消毒评价的能力。 4.2 消毒范围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终末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 者可能污染的场所,如居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和娱乐场所等进行终末消毒,主要包括:室内空气、 地面、墙壁、家具台面、门把手、餐(饮)具、衣服和被褥、冰箱(柜)等。 4.3 消毒药械 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4.3.1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乙醇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4.3.2 室内空气消毒 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 4.3.3 手消毒 选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 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毒剂、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浸泡双手, 并适当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按上述方法消 毒。 4.4 防护用品 工作衣、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 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 离衣等。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的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防化学面 具等,所有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DB 32/T 4248—2022 4.5 终末消毒方法 应按照GB 19193、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相关要求。 4.6 消毒效果评价 按照WS/T 774-2021规定执行。 5 消毒前准备 5.1 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污染的场所,包括 消毒前环境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区域,估算消毒面积,准备所需消毒药械及防护用品并对有效性进行确 认。 5.2 消毒前应先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衣、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 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 离衣。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的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对脱掉的外 衣应统一放置在自带的干净塑料袋中,封好口,避免带入消毒区域受到污染。 5.3 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宜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 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5.4 消毒工作人员到达疫点后,首先查对场所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 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6 消毒方法 6.1 空气 空气消毒可按照DB32/T 3756-2020 5.3.1的要求进行,无人条件下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 化氢等消毒剂,关闭门窗采用气溶胶或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以0.2%~0.3%过氧乙酸溶液或3%过氧 3 3 化氢溶液或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按10 mL/m ~20 mL/m 进行气溶胶或超低容量喷雾消毒,密闭作用 30~60 min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6.2 一般物体表面 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 见污染物时,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方法,用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 mg/L的二氧化 氯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净。对于玩具等小件物品可用 有效氯1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等消毒剂浸泡30 min后清水清洗干净或75%乙醇擦拭消毒。 走道、楼梯、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手推车、收银台、按钮和冷藏柜把手等有肉眼可见污染 物时,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 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净。电梯的按钮和四壁使用75% 乙醇或含醇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6.3 地面、墙壁 3 DB 32/T 4248—2022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进行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1000 2 mg/L的含氯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 mL/m ~ 2 2 2 300 mL/m ,泥土墙壁或地面喷药量为200 mL/m ~300 mL/m ,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 一次,喷洒至湿润不流淌为宜,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 min。 6.4 餐(饮)具 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耐热的餐饮具可煮沸消毒30 min,也可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 液等消毒剂浸泡30 min后,再用清水洗净。不耐热的餐饮具采用化学消毒法。 6.5 衣物、被褥等纺织品 在收集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可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 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min;或先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 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 min,并保持500 mg/L的有效氯含量。 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处理。 6.6 冰箱及冷冻冷藏食品 冰箱外表面消毒按照6.2进行消毒;冰箱内壁消毒采用低温消毒剂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按照 6.2进行。储存的冷冻冷藏食品均按医疗废物处置。 6.7 家畜家禽圈舍 当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需将家畜家禽迁出,圈舍污物清理后方可进行消毒,家畜家禽的处置 按照农业畜牧部门要求进行。 圈舍污物、排泄物可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1均匀施撒,消毒2 h 后清理至垃圾堆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封闭。清理后,应对污染的圈舍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氯5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30 min,然后清洗干净。 6.8 交通运输工具 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5000 mg/L~10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 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或 擦拭消毒,作用3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6.9 垃圾 均按医疗废物处理。 6.10 公共厕所 便池及周边用有效氯为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 min。厕所门把手、水龙 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用有效氯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 min后清水擦净。也可 选用其他有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6.11 空调 4 DB 32/T 4248—2022 拆卸空调滤网,使用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说明书要求浸泡滤网,作用30 min后, 清水冲洗。空调表面使用75%乙醇,或有效氯
DB32-T 4248-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社区(村)终末消毒技术与评价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37:05上传分享